有些人生气时就不停的咳嗽,这是因为咽喉部比较敏感,又或是气道反应性较高。仅生气时易咳嗽,及时调节不良的情绪就行,没有必要治疗;但生气时咳嗽症状加剧,往往伴有其他症状,不能太大意,或许是疾病来袭。为什么生气时会出现咳嗽?生气时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促使支气管收缩和痉挛,刺激支气管黏膜上的腺体分泌大量痰液,从而导致刺激性咳嗽。另外,情绪过于激动时可加快心跳速度,促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肌耗氧量,呼吸速度也随之加快,从而出现气喘和咳嗽,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或无痰。一生气咳嗽症状就加剧,可能是哪些疾病?1、支气管疾病患有支气管哮喘或是喘息性支气管炎,由于情绪波动大而触发气道高反应状态,使得气道变得狭窄,影响肺部气体交换,最终导致咳嗽,往往伴有喘息、呼吸急促和短促等。2、咽喉炎不管是情绪过度亢奋,还是精神高度紧张,均会使得咽喉部黏膜持续处于充血状态,诱发炎症性反应,导致咳嗽、咽喉干燥和疼痛等。3、肺气肿过度激动时心跳速度加快,呼吸也变得急促,以至于出现过度换气。肺气肿患者肺泡不停的扩张,造成肺大泡破裂,诱发气胸,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变得困难、胸口闷痛和气喘等。4、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患者食管黏膜敏感性非常高,出现少量的胆汁或胃酸就会直接刺激食管,从而导致咳嗽。人们生气时可增加心脏和大脑供血量,减少流向胃部的血液,减慢胃肠道蠕动速度,从而导致反流性咳嗽。5、心肌梗死情绪太激动时血压急剧升高,血流速度也有所加快。一旦血管中有粥样硬化斑块,由于受到血流冲击,从而造成不稳定性斑块破裂,生成的血栓可堵塞血管,无法为心脏提供血液和氧气,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性坏死,诱发急性心梗。除了有咳嗽症状外,也有可能伴有心前区剧烈疼痛、胸口闷痛和气短。温馨提示若情绪激动所造成的持续咳嗽,还需积极控制好情绪,通过深呼吸、俯卧撑或仰卧起坐,这样能把注意力转移,减轻咳嗽症状。若咳嗽症状比较严重,同时伴有其他症状,不能一直拖着,还需及早去医院做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
人属于恒温动物,一般腋窝下体温在36~37℃之间,这样才能保证身体正常运作。出汗量多少受到两种因素影响,分别是汗腺数量、汗腺发达程度。在出汗方面,人们走向两个极端,部分人稍微一动就大汗淋漓,有些人即使剧烈运动也很少出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哪种人更健康。一动就出汗是怎么回事?1、焦虑时出汗紧张或焦虑时出汗多,这属于精神性发汗,因为该情绪可造成交感神经兴奋。2、吃饭时出汗舌头上的味蕾分布着众多感受器,接受食物后,使得大脑向机体发射出汗的信号。3、固定部位易出汗没有诱因的前提下,手脚心、腋窝下和脖子处出汗多,或许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所造成的。4、疾病排除以上因素,不热的情况下仍然出汗多,或许是疾病造成,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很少出汗是怎么回事?1、甲状腺功能减退该病的特征是甲状腺激素分泌少,使得机体产热功能失调,从而造成出汗少。2、无汗症无汗症或少汗症者除了不出汗外,也伴有脸色潮红、全身乏力和头晕等。3、神经损伤由于交感神经功能发生紊乱,掌控汗腺分泌的神经受到损害,所以出汗较少。4、皮肤疾病皮肤萎缩和放射性皮炎等皮肤病可堵塞汗腺,使得汗液无法正常排出。如何让身体排出养生汗?1、多运动运动时出汗多,正是皮肤深表层出汗,因此应多运动来促进排汗。但运动结束后不能立即冲凉水澡,也不能外出吹风,以免受寒感冒。2、正确用生姜生姜能起到散湿驱寒功效,促进身体排汗。出汗较少者不妨多喝生姜水,如生姜红枣红糖水、茶叶生姜水。3、注意膝盖保暖严寒天气应穿上秋裤,不能为了爱美而穿短裙,做好膝盖处保暖,可以巧妙用暖宝宝或热水袋;适当对膝盖处按摩,睡觉前用热水泡脚。4、多喝水多喝温开水能让身体处于微微发汗状态,保证机体健康。温馨提示一动就出汗者、不爱出汗者无任何异常的情况下均是健康的。只要身体感觉舒适,不管出汗量多少都没有好坏之分。汗液中水含量达到99%以上,剩下的1%是乳酸、蛋白质和钠等。正常新陈代谢经肾脏和肝脏排出体内代谢废物,通过排汗根本无法排出体内毒素。
正常情况下人们的体温恒定在36~37℃之间,散热和产热处于平衡状态。处于高温环境、过度紧张或焦虑、剧烈运动后出汗多,以出汗的方式来调节体温。若以下部位出汗较多且持续时间长,说明机体发生病变。哪些部位出汗多,说明身体虚?1、鼻子鼻子常常出汗,十有八九是肺气虚。除了鼻子易出汗外,也伴有呼吸速度快、上气不接下气、隔三差五就感冒、抵抗力差等。肺经分布在双腿两侧,所以坚持用双手敲打且按压,能改善肺气不足。2、额头额头出汗多或许是肝阳上亢,此类人应调节好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每天睡够7~8个小时。适量喝菊花茶或枸杞茶,能起到平肝明目效果,改善阴虚阳盛症状。3、头部头部是阳气汇集处,阳气充足。若头部出汗多,身体几乎无汗,提示阳气虚弱,不妨适当吃具有温补功效的食物,如羊肉、牛肉、桂圆和大枣、生姜等。4、手脚心手脚心易出汗,提示血虚、脾胃湿热或脾虚,往往伴有手脚麻木、失眠多梦、心慌,或是嘴唇发白、脸色暗黄,此类人应多吃具有补益气血功效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血。5、背部阳经分布在背部,背主阳。后背出汗多,提示阳气不固或阳气虚。此类人每天抽出15~30分钟的时间晒晒背部,背着阳光散步或骑自行车。提供充足营养,纠正熬夜的坏习惯,适当用具有滋阴补阳功效的中药。6、胸口胸口处出汗多,提示脾胃不和,往往伴有便秘和口臭、恶心呕吐和腹胀,严重时可出现慢性胃肠炎。此类人应远离生冷、肥甘厚腻食物,每天吃2~3颗大枣;调节好情绪,消除紧张和焦虑。选择缓和运动来改善脾胃不和问题,如八段锦、打太极拳和散步等。温馨提示出汗较多时用第一时间用毛巾把汗水擦干,更换干燥的衣服,不能直接吹风。出汗后全身毛孔扩张,血液循环速度快,立即洗澡可伤害机体和皮肤,使得身体处于缺氧状态,等停止出汗后再冲温水澡。同时应多喝水,一天的喝水量不能低于1500毫升。另外,出汗较多者应适当的补充钙、钾、B族维生素,可以从豆类、燕麦、蘑菇和土豆以及奶制品中获取。适当吃酸性食物,如猕猴桃、葡萄和草莓以及山楂等,能起到敛汗止泻功效。
不少人有赖床的坏习惯,尤其是天气寒冷时,根本不想爬出暖呼呼的被窝,一拖再拖,以至于牺牲吃早饭的时间。众所周知,早睡早起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并不代表着赖床就一定是坏事。赖床有怎样的好处?早晨醒来时,身体由抑制状态慢慢的转化成兴奋状态。处于深睡眠状态时血液循环速度减慢,由于外界气温低且干燥,呼吸时可消耗太多水分,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可造成血液黏稠。由于天气寒冷全身血管收缩,醒来后立即起床使得身体根本无法适应,易造成心慌和头晕,也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严重时可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尤其是三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缓慢起床。睁开眼后不妨伸伸懒腰,深呼吸,给身体足够的缓冲时间。早晨赖床时能让全身肌肉关节慢慢苏醒,防止发生意外。如何科学赖床?1、控制好时间赖床时间不能太长,控制在30分钟以内,利于生理活动恢复。若赖床超过半个小时,易造成大脑供血供氧不足;同时错过吃早餐的时间,影响胆汁分泌,损害消化道。2、减少焦虑害怕睡过头可降低睡眠质量,非必要情况下不能定闹钟,关闭影响起床的提醒,保证身心完全放松的前提下睡觉。3、不能熬夜凌晨仍然没有睡觉,不仅造成失眠,而且扰乱昼夜节律,长久下去可降低免疫力。不妨尝试着24点之前入睡,睡觉前听音乐或泡热水澡,不能做剧烈运动,也不能过度思虑,保证集体放松。4、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睡觉前一小时关闭电子产品,最好关灯睡觉或是降低光线亮度,拉上窗帘,避免受到光源干扰;睡前也可以听听白噪音。5、不能憋尿早晨赖床时若有强烈的尿意,还需及时排出,以免损害膀胱和肾脏,甚至会因为突然排尿而出现排尿性晕厥。温馨提示必要情况下尽量不要赖床,在固定的时间起床和入睡,起床时间可安排在7:00~8:00之间,起床时应注意动作缓慢。不管工作有多忙都必须吃早餐,还要保证早餐营养丰富,有主食、蛋类和奶类、瘦肉和蔬菜水果,饭后还要吃一小把坚果,能为身体提供充足营养,又能保证一上午的工作或学习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早晨不能憋尿和憋便,带来的伤害远超过人们想象的。
部分人喝水后就想排尿,根本憋不住尿,这是最为常见的膀胱功能障碍,让人们异常尴尬,影响社交。有一种疾病叫做膀胱过度活动症,表现为尿急、夜尿多、尿频、急迫性尿失禁等,常见于中老年人。是否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可通过4个问题来评估。如何自测膀胱过度活动症?1、白天排尿次数从早晨起床时算起一直到晚上入睡前,计算白天排尿次数量。白天排尿次数小于等于7次得0分,达到8~14次得1分,大于等于15次得2分。2、夜间排尿次数从晚上睡觉开始算起一直到早晨起床,由于排尿起床的次数达到几次。达到一次即1分,达到两次即2分,大于等于三次得3分。3、尿急有没有突然想排尿,根本无法忍受。每天出现一次得3分,每日达到2~4次得4分,大于等于5次得5分。4、急迫性尿失禁突然想排尿,难以忍受而漏尿。每天出现一次得3分,达到2~4次得4分,大于等于5次得5分。若尿急得分大于等于2分,总得分大于三分,则被判断为膀胱过度活动症。总得分达到3~5分属于轻度,达到6~11分是中度,大于12分是重度。只要达到中度以上,还需及早就医。总是憋不住尿该怎么办?1、凯格尔训练平躺在床上、坐着或站着均可以做凯格尔训练,也就是让肌肉不停的收缩,能缓解尿失禁。2、憋尿训练出现尿急时不能立即去排尿,不妨憋几分钟,一直憋到排尿感觉减弱为好。又或是一小时排尿一次,慢慢的增加两次排尿间隔时间,一直憋尿达到三个小时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膀胱健康者不能憋尿,以免诱发膀胱炎或尿道炎、肾盂肾炎等。3、治疗若憋不住尿问题相当严重,反反复复发作,还需用药治疗。保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又或是出现压力性尿失禁,需通过手术方式治疗。温馨提示总是憋不住尿虽然不会威胁生命,但会降低生活质量,以至于不敢喝水,出门时必须穿纸尿裤,严重时可诱发泌尿系统炎症和肾脏疾病。日常应多喝水,一天的喝水量应达到1500毫升,喝水应安排在白天,入睡前不能喝水。着重吃含膳食纤维食物,包括粗粮和新鲜蔬果,防止因为便秘而造成腹压升高,加重尿失禁。
身体的健康与否与生活中的很多习惯是有着很大关系的,比如吃完饭之后做一些事情,吃水果、吸烟或者是散步之类的,这些生活习惯看似很平常,但其实可能影响着身体的健康。饭后如果有以下这些坏习惯,一定要及时的改正。饭后哪些坏习惯要改正?1、饭后吃水果很多人习惯了吃完饭之后马上吃水果,认为这样可以促进肠胃食物的消化,其实这种做法是很错误的,因为食物进入到肠胃里面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消化,如果马上吃水果就会引起食物无法快速消化的情况,水果在肠胃里面停留时间太长,不断发酵,就容易有便秘、腹泻或腹胀等不适的症状,甚至可能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2、饭后散步吃完饭之后就开始散步,这也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主要是因为刚吃完饭,胃里面的食物较多,这个时候散步胃会受到震动,这样就增加了胃的负担,影响到消化功能。所以吃完饭之后不能马上散步,最好是静坐30分钟左右,然后再开始散步。3、饭后洗澡吃完饭之后不可以马上洗澡,饭后立刻洗澡,容易导致全身的血液充盈,而腹腔里面的血液就会减少,这样就可能会引发消化不良,影响到正常的消化功能。4、饭后唱歌吃完饭之后胃里面的食物比较多,血流量也会增加,这个时候马上开始唱歌,隔膜就容易下移,因此腹腔的压力就会变得更大,这种情况轻度的会导致消化不良,比较严重的会引发一些肠胃不适问题。5、饭后喝浓茶茶叶里面的单宁酸比较多,吃完饭之后马上喝茶,胃里面没有消化的蛋白质就会跟单磷酸结合,这样就形成了沉淀物,直接会影响到身体对蛋白质和铁元素的吸收,时间长了容易出现缺铁性的贫血。6、饭后吸烟很多男人在吃完饭之后就喜欢马上吸烟,感觉这样好像能放松精神,但其实这个习惯是很不好的。因为吃完饭肠胃蠕动会比较快,这个时候吸烟,肺部以及身体别的组织就会吸入更多的有害成分,而且对消化道也会有比较强的刺激性。还有一些人吃完饭之后马上开车,这也是很不好的习惯,因为饭后血液会集中在胃部,大脑容易缺血,这时候开车就容易有一些失误,存在安全隐患。还有吃完饭之后不可以马上松自己的腰带,因为松腰带会引起腹腔内压下降,这样容易出现胃下垂问题。
现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很多人都有肥胖的问题,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身体过于的消瘦,比如有荷尔蒙问题,或者是消化系统方面的一些疾病引起体重过轻,代谢速度过快。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就想要让自己变得胖一些,其实想要长胖是可以试试以下这些小妙招的。消瘦的人要如何长胖?1、合理饮食想要让自己长胖,在饮食方面就应该要健康合理地安排,一日三餐都应该定量,在吃饭之前尽量不要再吃一些糖果类的食物,否则会降低食欲感,正餐就会吃的比较少,每天所选择的食物尽量是热量高一些的,这样可以增加体重。2、食物多样化让自己长胖,在食物选择方面尽量多样化,保证营养的均衡,主食方面可以吃大米、白面或粗粮,还应该增加脂肪含量丰富的食物,比如肉类,植物油、奶油等,新鲜的蔬菜瓜果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注意在增肥的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尽量不要养成挑食、偏食等不好的饮食习惯。3、调理脾胃有很多人身体之所以消瘦,是因为自己的脾胃功能比较差,气血不足,这样的情况就应该要先调理脾胃,只有脾胃健康,才会胖起来。还有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尽量少吃一些造成脾胃功能不良的食物,健脾的食物可以多吃红枣,猪肚,山药等。4、加强锻炼体重不光是饮食方面要多注意调理,还有平时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尤其是力量方面的锻炼,这样可以很好的促进肌肉的增长,从而能塑造更完美的身材。可以先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比如跑步,骑自行车,登山等,慢慢的增加运动量,不要一次性的运动量太大。5、不吃垃圾食品很多人在增加体重的时候喜欢吃一些垃圾食品,认为这样就容易胖起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吃垃圾食品会影响身体健康。想要增重应该多吃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一些食物,这样既能补充营养又能让身体更健康,尽量减少糖和油脂的摄入。另外,想要增重,在平时还应该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尤其是保持充足的睡眠,这样才有利于身体里面蛋白质以及脂肪的合成。饮食方面少吃一些寒凉的食物,因为寒凉的食物可能会造成肠胃的收缩,这样食物就容易积滞,而引起胃部不舒服,减少食物的摄入量,当然也就不容易胖起来。还有睡前半个小时可以喝热牛奶,这样有利于将碳水化合物,还有身体里面的蛋白质快速的转化成为脂肪。
相信大家春天都有春困的现象,时常会有困倦,疲乏,嗜睡的症状。这是因为人在进入春季后,随着气温的升高,身体的供血量开始增多,给大脑的供氧量就会有所减少,进而影响到大脑的工作,长期下来就会影响人的生物钟及精神状态。春困虽然是正常的,但会给人的工作和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驱赶春困?1、冷水洗脸早上起来用冷水洗脸,能够帮助身体快速清醒,能够让脸部受到冷刺激后一下到达清醒状态,能有效驱赶困意。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带薄荷味道的牙刷进行刷牙,有利于提高机体的神经系统的兴奋度,使人倍感精神。2、打造良好的精神面貌女性可以通过给自己画一个精美的妆容来促进良好的心情,男性则可以通过洗头洗澡的方法来去除春困。在早晨给自己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有助于给自己打造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让一天都活力满满。3、晨跑晨跑能有效消除人体的困意,同时还能强身健体,活络筋骨,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利。4、喝薄荷茶如果在学习或工作期间感觉到非常疲惫,这时不妨可以喝一杯薄荷茶,能够提神醒脑。春天如何养生?1、谨慎吃动物肝脏春天是养肝脏的好时机,但是不能盲目的食用动物肝脏。动物肝脏是最大的解毒器官,有不同程度的毒素,春天要少吃,尤其是有肾脏肝脏疾病的患者更不能吃。2、春捂防寒一般来说在初春时早晚温差都会很大,这个时候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早晨和晚上应多穿衣服盖好被子,这样才能避免让寒气入侵,身体避免疾病产生。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的人,更要做好保暖工作,这样才能避免中风或心肌梗塞。3、保持适量运动进入春季人们容易感觉到疲乏,这时要多参加户外运动,让关节得到活动,同时也能促进人体的气血运行,有助于调节精神气。春天是一个冷暖交替的季节,而且空气中的湿度都比较大,容易出现冷湿的情况。建议朋友们平常少呆在潮湿环境内,多出去晒晒太阳或进行户外活动。同时,要注意被褥要经常晒洗,防止让湿气入侵身体产生湿气,形成疾病。
哪个人不害怕自己变老,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满头白发、满脸皱纹,体力和精力不足,做事情时常常力不从心。但你知道吗,年龄增长反而能获得意外好处,能降低多种疾病发生风险,尤其是以下几种。年龄增长,哪些疾病发生风险降低?1、痛风高尿酸血症是诱发痛风的根源,由于尿酸水平过高而析出结晶,结晶在关节内沉积,从而诱发痛风。据统计,痛风好发于35~40岁之间的人群,55~64岁者发生痛风的风险低。平时应多喝水,一天的喝水量达到2000毫升左右。注意身体保暖,尤其是早晨和晚上。每天的嘌呤摄入量控制在300毫克以内,远离高胆固醇食物,积极控制体重。2、偏头痛偏头痛常见于35~40岁的女性,主要表现为太阳穴处疼痛,往往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甚至影响正常睡眠。女性绝经后,偏头痛发作次数减少或是完全消失。缺乏睡眠、情绪高度紧绷、太劳累、背负着巨大压力等均会引发偏头痛,因此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受到环境刺激,包括强光和噪音、产生异味的物品。少吃或不吃腌制食物、巧克力和酒精以及柑橘类水果等。偏头痛急性发作时应选择黑暗的环境休息;又或是用热水泡手,能减少流向大脑的血液量,减轻其疼痛。3、心肌炎心肌炎跟致病菌感染、自身免疫疾病等相关,好发于20~40岁的人群身上,老年人患病率低。致病菌侵入心肌细胞后,免疫系统立即接收到信号跟致病菌斗争,对抗治病菌的同时可伤害心肌细胞,从而诱发心肌炎。其中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好发于感冒后,轻者只是出现肌肉酸痛和发热,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以及晕厥等。平时应积极预防感染,免疫力低下者定时打疫苗;做到营养均衡和多样化,每天有充足睡眠,适当做有氧运动。温馨提示跟青壮年相比,老年人不易患上强直性脊柱炎,该病属于风湿性疾病,好发于15岁~35岁的人群,主要表现为腰骶部和髋关节疼痛,往往伴有肢体僵硬、驼背和下蹲困难等。还有,老年人不易患上十二指肠溃疡,该病常见于饮食不规律的年轻人,其特征是饭后3~4个小时腹痛。
平时看电影、与他人聊天时均会嗑瓜子,瓜子营养价值较高,除了含植物蛋白质外,也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润肠通便。生活中常见的瓜子有葵花籽、西瓜子和南瓜子,味道不一样,营养价值也存在着差异。不同的瓜子有哪些营养?1、西瓜子西瓜子中亚油酸含量高,能降低血脂水平,改善全身血液循环,防止血小板凝集,避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生成,防止血栓生成,从而保护心血管系统。2、南瓜子南瓜子是典型的高钾食物,100克南瓜子中钾含量达到672毫克。钾是身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能降低高盐饮食所造成的高血压,钾可促进钠跟随尿液排出,降低血管压力,比较适合高血压患者。3、葵花子葵花子中含丰富的维生素E,这属于抗氧化剂,能对抗自由基;同时能抑制老年斑生成,提升皮肤弹性,增强抵抗力。如何科学吃瓜子?1、学会挑选瓜子在正规大型超市购买包装完整的瓜子,仔细看一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看看信息是否完整。若选择散装的瓜子,需保证售卖的店铺、盛放瓜子的容器清洁;尝一尝味道,若有哈喇味或浓郁味,又或是表面发霉,这种不能购买。最好选择原味、加工少的瓜子,谨慎选择五香味、海盐味或焦糖味的。2、把握好量不管选择哪种瓜子均需控制量,青年人一星期吃50~70克坚果即可,相当于每天吃一小把带壳的瓜子。若过量吃瓜子,应减少食物中其他油脂摄入,特别是超重或肥胖者更应该注意。3、多喝水吃瓜子时易上火,不能直接嗑,不妨借助工具或用手扒开。期间应多喝水,适当的喝菊花茶或绿茶。温馨提示尽量选购独立且小包装的瓜子,有助于控制食用量,又能避免放置时间长而出现氧化变质,导致浪费。胃肠道不适者、正在拉肚子、患有咽喉炎和口腔溃疡患者都不能吃瓜子,以免加重相关症状。掌握吃瓜子的科学方法,制作凉拌菜时可以加入几粒瓜子,少放食用油;也可以把瓜子跟大豆共同制作成豆浆,同样能获得其中的营养。另外,持续嗑瓜子的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不仅仅会造成上火,而且加重颞下颌关节所承受的负荷,同时也会引发其他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