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三界导航
首页 社会热点
  • 虐待殴打6岁男童致死,继母被判死刑!安徽高院发布典型案例
    虐待殴打6岁男童致死,继母被判死刑!安徽高院发布典型案例

    5月29日上午,安徽高院发布了2022年安徽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典型案例。大皖新闻记者对案例进行了详细梳理,展现基本案情、裁判结果、典型意义,以示提醒。案例一:“继母”虐待、暴力殴打6岁男童致其死亡,被判死刑【基本案情】马某(另案处理)与王某乙婚后生育一子马某某,后王某乙外出下落不明。2017年10月起,王某甲在与郑某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马某以夫妻名义在马某家中共同生活,并提出让马某的父亲抚养马某某,马某未同意。为发泄不满,王某甲长期对马某某辱骂、殴打、饿饭,并强迫其从事超体力劳动,致马某某身体多处受伤,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2020年6月26日5时20分至27日6时29分,王某甲先后采取用棍棒击打身体、掌掴头面部、用绳索捆绑双腿后头朝下悬挂梁柱、抡起重摔、掐脖颈上下摔打等方式,连续对马某某实施暴力殴打行为,致马某某(殁年6岁)因头部遭钝性暴力作用致颅脑损伤而死亡,体表挫伤属于轻伤一级。【裁判结果】人民法院认为:王某甲长期虐待幼童马某某,2020年6月26日晨至27日晨对马某某连续实施暴力的程度已超出虐待的范畴,故对该行为单独定性为故意伤害罪。王某甲行为依法构成故意伤害罪、重婚罪、虐待罪,应予数罪并罚。王某甲以特别残忍的手段实施故意伤害行为,致一名幼童死亡,罪行极其严重,依法应予严惩,虽有坦白情节,但不足以从轻处罚,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核准了王某甲死刑。【典型意义】这是一起典型的暴力伤害未成人权益的犯罪案件。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应当特殊、优先保护。安徽法院历来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各类犯罪依法严厉打击,对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严重挑战法律和伦理道德底线的犯罪,始终坚持依法严惩,对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罪行极其严重的极少数犯罪分子,坚决依法判处死刑,决不手软。本案对王某甲依法判处死刑,彰显了人民法院作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坚决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鲜明立场。案例二、未成年男生受他人教唆、威胁,盗窃财物后投案自首获缓刑【基本案情】2022年2月,未成年人张某某受他人教唆、威胁后,与同伴以拉车门、砸窗入室等方式窃取财物,并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案发后,张某某携赃款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其父亲对被害人进行退赔,获得了被害人谅解。【裁判结果】人民法院认为:张某某构成盗窃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根据张某某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人民法院对张某某犯盗窃罪、故意毁坏财物罪作出判决,决定执行拘役六个月,宣告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另向张某某的父母制发《家庭教育令》。【典型意义】未成年人犯罪通常与成长环境及教育失当有密切关系,家庭教育缺失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安徽法院在依法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过程中,秉持关爱中审理、保护中判决,在分析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后,找准切入点,不断规范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模式,注重突出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指导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强化未成人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案中,经过社会调查,张某某因缺乏家庭教育监管,法律意识淡薄,受他人教唆、利用而走上犯罪道路。宣判后,法院依法向张某某的父母发出《家庭教育令》,责令其履行监护责任。同时,会同社区矫正机构研判帮教措施,定期开展家访教育工作,帮助张某某回归社会,预防再次犯罪。案例三、夫妻因离婚闹矛盾,竟数次抢夺孩子【基本案情】梁某某与洪某某离婚纠纷一案,双方因婚生女洪某抚养问题一直争执不下,甚至数次抢夺洪某,在处理洪某抚养问题上不冷静、不理性,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和对未成年子女的伤害。【裁判结果】人民法院认为:洪某自出生至今,相较于父亲洪某某,母亲梁某某亲自抚养教育的时间要远远多于洪某某,洪某某常年在外地务工,对洪某的抚养教育一直依赖洪某祖父母,且洪某某当庭陈述时依然由其父母代为抚养为主,未能举证自身有更适宜抚养子女的相关证据。洪某系5周岁幼女,从洪某心理、生理、教育等方面考虑,梁某某作为母亲抚养洪某更为适宜。洪某某系婚姻关系破裂的过错方,不适宜抚养教育洪某。遂判决准予梁某某与洪某某离婚;洪某由梁某某抚养,洪某某每月支付抚养教育费1000元至洪某年满18周岁时止。【典型意义】本案系未成年人子女抚养问题的典型案例。安徽法院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原则,依法妥善审理涉未成年子女抚养纠纷。本案中,法院实地走访数次,组织双方调解十余次,邀请当地政府、妇联等单位召开听证会,对婚姻家庭关系和未成年子女权益保护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全面掌握父母双方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直接抚养人的抚养能力、子女的年龄和性别、子女受教育环境的继续性和适应性等因素,依法作出判决,并要求双方深刻自省,表明人民法院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鲜明立场,展现了优良的司法作风,彰显了司法温度。案例四、离婚后女儿患上糖尿病,妻子诉前夫要回抚养权【基本案情】马某某(女)与朱某甲原系夫妻关系,双方共同生活期间育有两女,其中长女朱某乙(2010年2月出生)、次女朱某丙(2011年6月出生)。2012年7月马某某与朱某甲协议离婚,并签署了离婚协议,约定婚生两女均由朱某甲抚养、无需马某某支付抚养费。2019年7月,马某某将朱某乙从朱某甲处带走随其生活。2021年11月,朱某乙被诊断为患有I型糖尿病,并住院治疗至同年12月。出院后,朱某乙需定期检测血糖,长期注射胰岛素,每天补充营养。面对朱某乙突如其来的病情及大额医疗费用支出,马某某诉至法院要求变更朱某乙由其抚养,并主张朱某甲给付其于2019年至2021年因抚养朱某乙所支出的费用71346元及一次性给付朱某乙2022年至2025年抚养费216000元,此后由朱某甲按照每月6000元的标准继续支付朱某乙抚养费至十八周岁。朱某乙表示愿意继续跟随马某某生活。一审法院经马某某申请,裁定冻结了朱某甲银行存款12万余元。【裁判结果】一审法院判决朱某乙随马某某生活,朱某甲对朱某乙享有探视权;朱某甲于判决生效后支付朱某乙一年(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的抚养费24000元(每月2000元);朱某甲自2023年2月起,于每月月底前支付朱某乙抚养费2000元,至朱某乙十八周岁。一审宣判后,马某某及朱某甲均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在充分尊重朱某乙真实意愿的情况下,判决维持一审法院关于朱某乙由马某某抚养的判项,并结合朱某乙日常治疗和补充营养等方面的支出情况,从保障朱某乙正常生活和维持日常治疗所需费用出发,将一审所确定的抚养费标准调高至每月2600元,同时判决朱某甲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承担朱某乙患病前的抚养费用30000元。鉴于朱某乙病情不稳定,存在随时复查、住院治疗情形,亦判令朱某甲于判决生效后先行一次性给付朱某乙两年的抚养费62400元。【典型意义】本案系一起抚养权变更、抚养费确定的典型案例。安徽法院始终坚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二审期间,法院积极组织市妇联相关人员旁听庭审,庭后充分听取市妇联相关人员的意见建议,根据案件情况依法作出判决。宣判后,会同市妇联对判决的履行情况及时跟进,马某某对判决结果很满意,同时对法院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举措表示感谢。本案的妥善处理,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困境儿童的合法权益,通过能动司法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大皖新闻首席记者朱庆玲来源:大皖新闻

    • 社会热点
    • 91阅读
    • 2023-05-29

  • 吉林高三女生失联6个月后遗体被发现 家属:正商量处理
    吉林高三女生失联6个月后遗体被发现 家属:正商量处理

    吉林高三学生郑春梅至今已失踪6个多月。5月29日中午,她的父亲郑云江发文称,女儿的遗体于27日被找到。随即,潮新闻记者拨打了郑云江电话。其亲属告诉记者,郑春梅的遗体在吉林市清源桥附近被发现,“郑云江是昨天上午收到警方的消息,目前家里正在商量如何处理这件事情。”郑云江此前接受媒体时表示,女儿郑春梅是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第十三中学高三学生,身高156厘米,17岁,失踪时穿着校服。2022年11月4日晚上最后一次出现在监控视频中,地点是在吉林大桥上。郑春梅生前照片。图源:受访者供图。郑云江说,11月4日白天,郑春梅没去学校,夫妻二人来到其住所询问,但女儿未解释原因。女儿说,爷爷奶奶身体不好,让他们早点回家。18点41分,夫妻俩离开。期间,郑父与女儿在微信上还有短暂的文字交流,女儿回复他“吃啦,老好吃了”。当晚8点51分,郑云江接到房东消息,称郑春梅晚上8时许离开住所,离开时称要回学校拿户口本。得知消息后,郑云江马上报警,吉林市东局子派出所民警与其联系。通过监控视频发现,郑春梅消失在吉林大桥,距离租住地近4公里。女儿失联后,郑云江曾多次拨打女儿电话,“一开始关机,后来开机,接电话的是一个陌生男子。”郑春梅的手机最后在吉林大桥被人捡到。郑云江说,手机上交给民警后,民警称无法提取手机内部信息,因此也无法获得进一步的线索。郑云江介绍,当时报案后,吉林市警方展开了调查,也组织了多方力量搜寻,在吉林市松花江吉林大桥附近水域搜寻了10多天,但是没有什么结果。郑云江多次表示,希望有一个结果。期间,郑云江曾多次前往吉林市公安局了解案件最新情况,但始终无进展,“冬天江面上都结冰了,只能等开春冰化了再等等消息。”此前郑云江对潮新闻记者说道。(来源:钱江晚报)

    • 社会热点
    • 80阅读
    • 2023-05-29

  • 一条龙鱼居然能换一套房?
    一条龙鱼居然能换一套房?

    龙鱼,被誉为“水中龙”,是一种非常名贵的观赏鱼,它的身体优美,鳞片闪亮,气质高贵,深受水族爱好者的喜爱。龙鱼的价格也不菲,一般几千到几万不等,而且还有很多稀有的品种,价格更是高达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然而,你能够想到,一头龙鱼,能够换取一套房子?这也太夸张了吧?事实上,这并非虚构,它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着。近日,一段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展示了一名渔夫在大海里钓到的一条大鲤鱼,体重122公斤,长度超过2米。此种龙鱼,名为“金钱鳘”,乃是最顶级的一种,极其稀有。一名渔夫将这条龙鱼以347万的高价出售给深圳一名富豪!这都快赶上北京市中心一间公寓的价格了!所以,这条龙鱼在全球都是名列前茅的观赏鱼类。这件事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人惊叹这条龙鱼的价值,有人质疑这条龙鱼的真实性,有人担心这条龙鱼的安危,也有人批评这种浪费和炫富的行为。那么,我们怎么看呢?首先,我们必须要知道,这头龙鱼到底是什么来头。金枪鱼是中国南方近岸的一种食肉鱼,属于龙鱼的一个变种。它的皮肤是金色的,有一层硬质的鳞甲,有一条带形的身躯,还有一条从背部和臀部伸展出来的扇形尾鳍。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其鱼鳃,被称为“花胶”,是一种珍贵的药材。花胶有滋阴润燥、补气养血、美容养颜的作用。正因如此,这条黄金蜈蚣,才被当成镇店之宝,价值不菲。但也正是由于其高价值,导致了其被过度捕捞,以及对环境的污染。钱塘江鱼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物种,也是广东省重点保护物种,非法捕捞、销售等均属违法。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还是有人冒着巨大的风险去冒险,结果就是数量锐减,体型不断缩小,甚至濒临灭绝。传闻中,万头龙鱼中,也未必能出一头,价值连城。所以,这只渔夫抓到的钱蚣,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贝。其次,我们要思考一下这条龙鱼的去向。这条龙鱼被深圳富豪以347万元的价格买走,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这相当于一般人几十年的工资,或者一套房子的价值。这样的一条鱼,富豪买回去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观赏,还是为了食用,或者是为了收藏?无论是哪一种目的,都难免让人觉得有些浪费和炫富的行为。最后,我们要反思一下这件事的意义。这件事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个例,但是它却反映了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在当今社会,很多人对金钱和物质的追求已经超过了对生命和环境的尊重。很多人为了赚钱,不惜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不惜牺牲动物和植物的生命,不惜违法乱纪和道德良知。

    • 社会热点
    • 83阅读
    • 2023-05-29

  • 江西一女子打扫卫生发现床底躺着一男子:因手头拮据入室行窃
    江西一女子打扫卫生发现床底躺着一男子:因手头拮据入室行窃

    近日,江西赣州。桥头派出所民警接到钟女士报警,称其在家中四楼卧室打扫卫生时,发现床底下躲着一名男子。民警立即前往现场床底下已无男子的踪迹,民警组织警力对3栋房屋进行封锁搜寻,20分钟后,在周围邻居的帮助下,最终控制了正在躲藏的可疑男子段某。经现场搜身检查,民警从其身上搜出赃款若干及从钟女士卧室内拆卸的监控内存卡1张。现已查明,嫌疑人段某当日乘火车从南昌抵达桥头后,因身上拮据便起了入室盗窃的心思。目前,嫌疑人段某因涉嫌盗窃罪,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原标题:女子打扫卫生发现床底躺着一男子:因手头拮据入室行窃)来源:环球网

    • 社会热点
    • 94阅读
    • 2023-05-29

  • 梦想的力量!56岁保安写出40万字小说,入选“当代中国文学书库”
    梦想的力量!56岁保安写出40万字小说,入选“当代中国文学书库”

    来自河南周口的李世伟从小就喜欢读书,特别是喜欢传统文化。在他眼中,文学世界是一个充满了无限可能的世界,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在这个世界里有所建树。尽管当时的他没有接受过更多的文学培训,但对文学的热爱却一直没有改变。半生过去,在体育学院保安的这个岗位上,他再一次拾起笔尖,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他对于文学创作的追求从未停止,虽然已经年过半百,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在写作的过程中,李世伟面临了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尽管他没有受过更多的文学培训,但他却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在保安工作之余不断进行创作。在一张备忘笔记中,李世伟写到:先打开电脑,点击微信登录,点击扫一扫,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登录,点击文件传输助手,找到要发送的文件点击发送,在电脑右下角找到网络按钮,点击U盘,选中要写作的文章移到电脑空白处。可以看出,不仅没有基本的文学培养,年过半百的李世伟甚至连电脑操作都不甚了解,在当代年轻人看来“有手就会”的操作,李世伟甚至还要记在本子上防止自己遗忘,然而,就是在这样极其困难的境况下,李世伟依然笔耕不辍,坚持创作。经过多年的潜心创作,今年五月,李世伟收到了九州出版社寄来的长篇小说《村庄的大地》,这部40余万字的小说作者正是李世伟,50余年的人生让他洗尽铅华,深入生活,体察人性,将自己所见所闻融入了小说中的情节中,用一种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一个乡村的发展变迁,反映了社会各种现象,描绘了一个真实的乡村生活。这部长篇小说成就了李世伟的文学梦想,也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年人文学创作的魅力。他的作品被评为“当代中国文学书库”之一,成为了文学界的佳话。李世伟的事迹对当代青年启发尤为深刻,尤其是在当下“躺平”之风盛行,“摆烂”的生活态度甚嚣尘上,李世伟的事迹依然告诉我们,只要努力,梦想依然能照进现实!要有梦想,不怕先苦后甜。即使是在年迈之年,也不能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李世伟的文学梦想从小学时便开始,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未放弃。最终,他在保安工作的时间里完成了自己的长篇小说。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付出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珍惜时间,不断学习。李世伟在保安工作之余,仍不忘学习和写作。这样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时刻珍惜时间,不断提升自己,保持学习的态度。

    • 社会热点
    • 70阅读
    • 2023-05-29

  • 农行将排查清理长期不动存折账户!7月起陆续开展,清理范围包括这些
    农行将排查清理长期不动存折账户!7月起陆续开展,清理范围包括这些

    5月29日,中国农业银行发布公告,将对个人长期不动存折账户开展排查清理工作。排查清理范围为截至2022年底,五年以上(含五年)没有交易、存款余额为零且没有其他关联业务的活期存折。该行将于2023年7月起,陆续开展活期存折排查清理工作。  农行表示,为避免影响正常办理金融业务,如存折账户符合上述长期不动特征且希望继续使用,需在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一笔动账交易(包括存取款、汇入汇出、转账、消费、缴费等主动动账交易,不包括结息、短信费、司法扣划等非客户主动发起的动账交易)或持您的有效身份证件到农行网点进行账户激活,在6月30日后农行将陆续对符合长期不动特征的存折账户进行销户处理。  多家银行行动  自2020年以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发布公告,将对异常账户进行清理。一些长期没有交易并且没有资金的“睡眠账户”,以及同一客户名下的超量账户,都将被银行注销。  2021年5月7日,中国工商银行通过官网发布清理长期不动个人银行账户的通告称,为保障账户与资金安全,便于用户合理安排和使用个人银行账户资源,工行将对长期不用的个人银行账户(借记卡和活期存折)开展清理工作,对符合清理条件的账户限制部分金融服务功能。  2021年2月8日,农业银行发布公告表示,自2021年3月10日起,将开展个人长期不动户的销户清理工作。清理范围为,三年以上(含三年)没有交易、主账户及子账户存款余额为0且没有其他关联业务的借记卡。  2021年1月5日,中国建设银行发布《关于清理长期不动个人银行账户的公告》,其中提到,截至2020年10月31日,连续三年以上(含三年)未发生存现、取现、转账等主动交易,账户余额为0,且无信用卡约定还款、个人贷款还款等签约关系的借记卡、准贷记卡、活期存折账户,均在清理范围内。  2020年12月29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布《关于开展个人存量异常账户清理工作的公告》,将于2021年6月30日(含)前逐步分批对同一客户名下个人结算账户超标准(即Ⅰ类户1个、Ⅱ类户5个、Ⅲ类户5个)数量进行清理。  为什么要清理个人账户?  清理个人银行账户,一方面与央行监管规定有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2020年末开始的“断卡”行动。  根据此前央行的规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同一个客户在同一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账户的银行卡,如果已经有Ⅰ类户的银行卡,那么再开户时,只能开立Ⅱ、Ⅲ类账户的银行卡。  2020年10月,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就召开全国“断卡”行动部署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以打击、治理、惩戒开办贩卖“两卡”违法犯罪团伙为主要内容的“断卡”行动。  所谓“两卡”,一是指银行卡,既包括个人银行卡、个人支付账户、单位银行账户、结算卡等,也包括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账户;二是指电话卡,指三大运营商发行的手机卡、虚拟运营商发行的电话卡和物联网卡等。  据了解,“断卡”行动意在拦截“实名不实人”的两卡买卖行为,斩断诈骗集团的“信息流和资金流”,铲除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犯罪滋生的土壤,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今年5月,不少云南网友爆料称,当地有大批量用户的中国建设银行卡被冻结,很多业务无法办理。5月11日,建行云南当地某支行工作人员解释,冻结银行卡仅限于收到建行95533短信提示的持卡人,并非所有客户。此举是为了配合公安部门防范网络电信诈骗。  建行云南省分行公开发布的《致客户的一封信》也对此进行了解释,称当前全国电信网络诈骗呈多发、高发态势,已经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云南作为沿边地区,形势依然严峻。作为反赌反诈的“第一道防线”,建行主动承担起“守护好百姓钱袋子”的重要责任,对可能涉及安全隐患的银行卡实施管控,为的是保障客户的账户及资金安全。  央行发布2022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开立银行账户141.67亿户,同比增长3.68%。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开立单位银行账户9246.26万户,同比增长10.91%,增速较上年末下降0.53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开立个人银行账户140.74亿户,同比增长3.64%。本文源自:金融界

    • 社会热点
    • 74阅读
    • 2023-05-29

  • 国企董事长接受异性陪侍?官方:属实,已介入调查处理
    国企董事长接受异性陪侍?官方:属实,已介入调查处理

    5月28日消息,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对网络举报的临沂水务集团董事长左囯栋接受有偿陪侍问题,经组织核实,情况属实。目前临沂市纪委监委已介入调查处理。据潇湘晨报报道,近日,有网友爆料称临沂水务集团董事长左国栋受邀赴某KTV夜总会期间接受有偿陪侍。5月26日,临沂市水务集团党群工作科一工作人员回复记者称公司已知晓此事,目前正在调查核实中。网传截图显示,一名网友发帖爆料临沂水务集团董事长左国栋受邀赴某KTV夜总会期间接受有偿陪侍。文中称临沂市水务集团作为市政府授权管理、经营城市涉水事务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长左国栋受邀赴某KTV夜总会进行娱乐活动,期间接受有偿陪侍,相关费用均由私营企业主支付。领导干部必须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希望临沂相关部门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配图中疑似有陪酒女子坐在一名男子身边。5月26日上午,记者联系临沂市水务集团党群工作科,一工作人员表示,“网络上的传言一出我们单位就了解到这个事情了,相关情况正在核实,也已经和相关部门对接联系,市里的相关部门对这个事情也在调查,具体情况暂时还不清楚。”随后记者多次致电左国栋本人,均未接听。临沂市纪委一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关于这件事的详情暂不知情,如果有线索就可以举报。2023年4月7日,临沂市纪委监委网站发文称,市委第四巡察组巡察临沂水务集团党委工作动员会召开,市委第四巡察组副组长及有关同志,市纪委监委驻市国资委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临沂水务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左某表示,这次巡察是对集团领导班子建设、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落实情况的全面体检,临沂水务集团党委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积极支持配合巡察工作。要主动接受巡察监督,实事求是汇报工作,客观公正提供情况,坚决服从市委巡察工作安排。据了解,近三个月以来,已有12家水务集团相关领导人被查,据齐鲁壹点5月18日报道,左某下属、临沂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发展部部长周洋涉嫌严重职务违法,经临沂市监察委员会指定,目前正接受莒南县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临沂市委、市政府为推进城市公用行业改革,理顺城市水务资产管理运营体制,以临政字〔2010〕40号文件批复成立临沂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目前集团注册资本12.6亿元,总资产40.36亿元,设计日供水能力58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15万吨,职能部门12个,下辖子(分)公司及合资公司16家。

    • 社会热点
    • 75阅读
    • 2023-05-29

  • 山姆超市同款蛋糕杭州卖165上海卖95,网友:一直以为这种东西价格全国一致
    山姆超市同款蛋糕杭州卖165上海卖95,网友:一直以为这种东西价格全国一致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同样的蛋糕杭州比上海贵这么多”,内容为在山姆超市app内,一款名为“TheCheesecakeFactory美国进口原味干酪蛋糕1.7kg”在杭州地区售卖价格为165.9元,而同产品在上海地区的价格为95.1元。并配文表示,一直以为这种东西价格是全国一致的,同样的蛋糕杭州比上海贵这么多?有网友跟帖表示,是不是因为上海有开市客,山姆和开市客会互相比价格,所以就会出现其他城市的山姆价格比苏州上海的贵的情况。潮新闻记者在5月17日拨打了山姆的400客服热线。客服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告诉记者,这边只能先提交一个反馈,后续会有专员给记者一个回电,并表示已经把这个反馈做催促处理。然而一周多过去了,记者并没有收到山姆专员的回电。5月27日,记者又打开了山姆App,查看了下情况是否有变化。发现该款蛋糕在山姆杭州店蛋糕仍为为165.9元,而此前在上海是95.1元的蛋糕价格还跌了1元变成了94.1元。你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潮新闻记者将持续关注此事件发展。(潮新闻记者潘骏)(原标题:山姆超市内同样的蛋糕,杭州卖165.9元,上海卖95.1元)来源:钱江晚报

    • 社会热点
    • 81阅读
    • 2023-05-29

  • 车辆撞护栏司机昏迷,路人砸开窗户发现车内竟在烧炭
    车辆撞护栏司机昏迷,路人砸开窗户发现车内竟在烧炭

    5月28日中午,浙江义乌一轿车撞上护栏,路人用锤子砸开车窗将已经陷入昏迷的司机救出时,发现车内在烧炭。目前,警方已介入处理此事。义乌市民兰女士(化姓)介绍,5月28日11时许,她经过义乌市环城南路时,看到一辆轿车撞上护栏停了下来。过路车辆见状纷纷停了下来,众人围了过去,一名男子用旁人递来的锤子砸开了左后侧车窗,并拉开了车门。路人从冒烟的车里抬出司机(视频截图)兰女士说,车门一开,里面就冒出浓烈的白色烟雾。随后,路人合力从驾驶室拖出一名光着上身的男子,他看起来已经失去了意识。路人还从后排端出一个金属盆子,里面在烧炭,其上盖有一件黑色衣服,浓烟正是从盆子里冒出来的。“车上就他一个人,应该是烧着炭开车,撞到护栏时已经没有意识了。衣服放在盆子里在烧,汽车座椅也烧着了一点。”兰女士说,后来有人报了警。路人从车里找到一只烧炭盆(视频截图)28日晚,辖区交警部门对极目新闻记者介绍,当天中午他们接到报警后去现场处理,发现车子确实撞到了护栏。他们处理完交通事故的程序后,由警方接手后面的调查处理事宜。江东派出所民警回应记者称,此事详情不便透露,需向上级部门了解。义乌市急救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自己并不了解此事。

    • 社会热点
    • 75阅读
    • 2023-05-29

  • 网购零食放虫子敲诈40多次!在校大学生袁某被刑拘!
    网购零食放虫子敲诈40多次!在校大学生袁某被刑拘!

    两年多时间,一零食企业连续收到投诉和索赔:商品内出现出现各种虫子和异物,有些虫子甚至闻所未闻。警方梳理线索后发现,这些索赔案竟指向同一位在校大学生。零食企业多次遭恶意索赔商品内出现的虫子闻所未闻小资(化名)是湖北某企业的一名客服人员。2021年10月的某一天,她和往常一样接待顾客咨询时,收到了这样一则投诉消息。“我买了你们的零食,里面有一只虫子,还有翅膀。”虽然产品已开封,本着相信顾客的原则,小资按正常流程上报,售后部门很快为其办理了免单手续。“我已经吃过了,身体不舒服,你们要赔偿我200元。”尽管事情尚未查清,但为了照顾其购物体验,小资还是为这位顾客办理了先期赔付手续。消费者恶意索赔聊天截图随后的日子里,类似的投诉和索赔不断出现:包装均已开封,消费者拒绝寄回所谓的“问题”商品,出现的异物越来越离奇,有些甚至是连卖家都叫不出名字的虫子,以及生产环节里完全不会出现的东西,例如面包里出现钢丝球……“太奇怪了,这类虫子不可能在我们这个地区出现。”该企业质检人员在检查工厂后,感觉事情并不简单。这引起了客服部门的重视,类似投诉频频发生,而且在内部排查生产和品控环节后,发现所谓的“问题”产品也疑点重重。最近一笔恶意索赔,发生在今年4月26日。多名资深客服人员,梳理了两年多来的相关索赔案件,查出了十几个下单账号,覆盖天猫、京东、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账号不一样,会是同一个人吗?抑或是一伙人?客服们将相关信息制作成了一张张关系图表,随后发现,这十几个账号尽管使用了不同的收货地址和电话,但是,这些账号、地址和电话,是存在交叉使用的!掌握了关键信息后,今年5月5日,该企业法务部向警方报案,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金银湖派出所迅速介入调查。为制造异物网购虫子在校大学生被刑拘经调查,警方将视线锁定在了一名在校学生袁某的身上。警方在其宿舍发现的虫子袁某,20岁,山东某校在读大学生。警方在他的宿舍里,还发现了一些保存好的虫子,据其交代,这些都是他网购来的“工具”,准备放到食品里,找商家索赔的。他这种恶意索赔的想法,究竟是何时出现的?据袁某交代,2021年10月,一次网购零食后,他无意发现食品包装里有一个微小的不明黑色物体,袁某尝试性向商家索赔,没想到很快就得到了赔付金。“为保证顾客的消费体验,商家一般会先行予以顾客一定数额赔偿,再进行内部调查。在得到赔付后,袁某像是尝到了甜头,感觉这是一个来钱的道儿,于是之后,他多次故意向购回的食品内添加异物,敲诈商家的赔付金。”办案民警夏乾桥介绍,据统计,两年多以来,袁某共向这家零食企业反馈了43个“有问题”的商品,但只同意寄回3个以供企业核查。经核查,这些所谓的异物,都有明显的人为摆放痕迹。袁某向警方交代犯罪事实“我用针将食品包装划开一道口子,然后把虫子放进去,前后一共获赔7800多元。”经过办案民警夏乾桥的细致侦查,袁某交代。警方逐步掌握了袁某的犯罪证据,于5月17日下午将其抓捕归案。面对审讯,袁某对其敲诈勒索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不仅如此,袁某的同学孙某也模仿起了这种套路,用相同手法炮制类似“投诉”,向同一企业恶意索赔。不过,因孙某涉案金额较小,经警方批评教育,他已全额退还相关款项,并亲手写下了致歉信。武汉警方赴山东将袁某抓获目前,袁某已被武汉东西湖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恶意索赔需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湖北好律律师事务所陈亮律师表示,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实施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数额较大”以3000元为起点,后刑法修正案又增加了“多次敲诈勒索”这一构成要件,即勒索财物数额虽未达到较大,但次数达到三次以上的行为,涉嫌敲诈勒索罪。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一方面,食品企业应该坚决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健全消费纠纷解决机制,不断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体验;同时,也要坚决抵制以维权之名行敲诈之实的牟利性恶意投诉,防范以各类非法手段进行不实举报和恶意索赔现象,共同营造诚实守信的消费环境。来源:极目新闻、成都商报

    • 社会热点
    • 89阅读
    • 2023-05-29

站三界导航
本站声明:本站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非正规网站一概不予收录。本站所有资料取之于互联网,任何公司或个人参考使用本资料请自辨真伪、后果自负,站三界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在此特别感谢您对站三界导航的支持与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