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湖北省襄阳市的一所初中,为了预防学生吸烟,劝阻学生,组织了一场盛大的集体宣誓活动。视频中,整个学校的学生们都聚集在一起,大家共同宣誓:终生不买烟、不吸烟。众多学生一起喊出许多不吸烟的口号,称:我们是不吸烟的新一代。视频被传播到网络上以后,引发了网友们的讨论。有的网友认为,这样的活动是很好的,应该多多举办。因为很多青少年会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往往身边有一个抽烟的人,就会带坏一大批熟悉的人。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们意识到吸烟的危害,了解到怎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也能在同学们心中树立起一种信念,埋下一颗拒绝烟草的种子。但是也有网友认为这个看似声势浩大的活动根本没有用,该抽烟的还会抽烟,甚至抽得更凶。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心理一般都是比较叛逆的,往往在这个阶段,喜欢去做一些不寻常的事情,尤其是老师和家长越是反对的事情,他们越是想要去尝试。这个事后,就很容易去学习抽烟。学校的初心虽然是好的,但是单单这一个集体的宣誓活动就能阻止学生们去抽烟吗?显然是不太可能的。有细心的网友称,视频里后排有许多人是笑着在那喊口号,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明显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些学生的态度,他们对这个宣誓的事情是不在意的,都只是当场一般的学校活动,对于自己说的话也不会当成重要的东西。有的网友在评论区指出,自己曾经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大家宣誓万不吸烟以后,等到下课去厕所,发现丢掉的烟头比之前还多。这种说法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这也反映了一部分人对这件事的心态。因此很多人质疑这个活动到底有什么用,甚至认为这件事情就是在作秀、在表演,在自己感动自己。这样的看法也不完全是胡说八道,确实有很多类似的活动都沦为了走过场式的表演和作秀,真正当回事的没几个人,所以一直以来效果都不太好。但是呢,也不能完全不去做这样的事情,这种活动也不是指望一次就能让这么多的学生都能够做到不吸烟不买烟,更多的还是一个警示活动,提醒学生们吸烟是不健康的行为。很多时候就是需要天天讲、年年讲,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吸烟的危害。很多在评论区抖机灵的网友倒是也没有多大的恶意,只是对这种实际小效用不明显的活动不太满意。吸烟这种事,目前的情况来看,完全禁止是不现实的,但是一定要做好劝阻吸烟的宣传工作,有总胜过于无。
6月1日,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以下简称白皮书),首次披露检察机关强化“四大检察”融合履职,深化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有关情况。最高检介绍,白皮书从涉未成年人“四大检察”办案数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项报告工作、加强双向保护、强化融合履职、促进“六大保护”整体落实、提升法治宣传教育效果、推进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和深化理论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梳理了对未成年人检察及司法保护工作具有一定影响的案事件、典型做法和创新机制。白皮书显示,从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情况看,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占比上升,未成年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显上升,未成年人毒品犯罪占比继续下降,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数量持续下降,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持续下降。白皮书还显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量有所下降,但性侵案件仍呈上升趋势,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犯罪数量上升,侵害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犯罪有所上升。全国共建成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救助办案区2053个。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被害人多元综合救助,2022年共救助未成年人1.7万人,发放救助金2.2亿元,开展心理疏导、心理测评1万人次,协助开展生活安置3593人次,帮助重返学校2858人次。白皮书透露,2022年,检察机关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督促监护令”工作,针对性督促、引导监护人切实、有效履行监护职责,共制发“督促监护令”57425份,同比上升197.1%。检察机关共办理除监护权监督以外的,追索抚养费类、控辍保学类等涉未成年人支持起诉案件3368件。白皮书指出,检察机关适应新时代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新要求,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检察业务集中统一办理优势,打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组合拳”,努力实现未成年人“四大检察”职能的“化学反应”,最大限度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2022年,就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共立案9700件,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发现公益诉讼线索并立案3217件,占立案总数的32.4%。附件: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
连日来,多省连续降雨给小麦收割带来麻烦,夏粮收割入仓牵动着所有人的心。随着天气转好,各地进入紧张的小麦抢收期。然而,麦田间出现一群衣着光鲜、手持直播机器的网红,纷纷直播割麦。视频中,有网红声称收割机进不来,所以来帮农民割麦子。“网红是来帮忙的,还是来捣乱的?”“请对粮食有点敬畏之心”网友纷纷指责网红们蹭流量。我们乐见展示中国农民辛劳朴实的一面,但拒绝毫无底线的蹭热度。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农业是古老的行业,也是靠天吃饭的行业。今年天气特殊,部分小麦未及收割,出现发芽、发霉状况,更让无数农民痛心疾首。此时,10多人踏进麦地、架起手机,有说有笑。试问,即使真的帮助农民收割了一些麦子,是否作秀意味多于实际行动?农民的苦难不是流量的噱头。自媒体时代,每一次热点新闻出现,都会有直播网红蜂拥而至。山东“大衣哥”被各路网红打扰,甚至大门都被踹坏;全红婵老家被2000多人打卡,村民深夜不得休息;山西一女子以火灾现场为背景跳舞,引发众怒......凡此种种,或侵犯当事人权益,或涉嫌消费灾情。不排除有真心想帮助弱者的人,但前提是有操守、知进退。为追求噱头不惜消费弱者的苦难,在镜头前播出令人反感的表演,终会引来一片骂声。在本次“小麦事件”舆论场中,自媒体造谣产生了很大的误导副作用。根据网友@旧闻评论的梳理,河南济源市某猪食料销售公司的数名员工利用抖音号矩阵,最早将南阳高速收割机滞留情况,与济源本地麦穗霉变现象建立因果关系,随后形成“不让收割机下高速延误麦收致麦子发霉”的传播焦点,29日全天的舆论围绕它发散。官方查实通报,上述公司5位抖音博主为蹭热度吸引流量,将事实修改制作,杜撰文案,策划拍摄,恶意误导舆论。其中一视频传播量极高,浏览量达364.5万,点赞15.6万,评论7.4万。公安机关依法对1人行拘,4人训诫。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问题是严肃的话题,不是儿戏和段子。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天灾当前,小麦收割能否抓住短短几天的晴朗窗口期、能否及时烘干入库、如何保证发芽霉变的小麦不流入市场、如何通过理赔减少农民的损失等问题,应该是最紧迫的事情。自媒体具有发声传播功能,网红们如果真的关心粮食问题,应该在这些方面理性探讨,而不是在农忙时去添乱。整治网红无底线蹭流量,监管部门已经在行动。一大批诋毁英烈、造谣生事、消费灾情的账号已经被处置。我们希望,监管力度更大一些,网络平台的自我约束更多一些,网友的公众监督机制要建起来。最根本的,网红自身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守住底线,才是长久经营的关键。
据最近的新闻报道,江苏东台发生了一起关于一名被抛弃女孩的事件。这名女孩名叫骆女士,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一段令人心痛的经历。根据骆女士的讲述,她在出生时被亲生父母因为是女孩而被抛弃。然而,当她19岁时,她的亲生父母试图与她相认,但骆女士拒绝了这一提议,这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和纷争。骆女士表示,她的亲生父母在她出生时经济条件并不差,家里的楼房也已经建好。然而,他们还是选择将她送走,并在两年后生下了一个弟弟。当亲生父母找到她并希望重新建立亲子关系时,骆女士坚决拒绝了他们的要求。据她透露,拒绝之后,她受到了亲生父母的指责和斥责。据骆女士称,亲生父母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联系她,指责她没有良心。最近,亲生父母还找了人来说,她的弟弟交了女朋友,希望她与弟弟能够和好相处。然而,骆女士坚决表示,她的养父母一直尊重她的选择,并没有干涉她与亲生父母的关系。这起事件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亲生父母的行为被指责为不负责任和不道德的。一些人认为,亲生父母对骆女士的态度不仅没有认错,反而将责任归咎于骆女士和养父母,这被认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有人对骆女士的拒绝表示理解和支持,认为她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亲子关系,并且养父母的爱与养育之恩应该得到尊重。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对于亲子关系和家庭价值观的思考。人们纷纷呼吁加强对被遗弃儿童的保护,以及加强家庭教育和家庭责任的重要性。尽管这起事件涉及个人隐私和家庭关系,但其引发的社会关注和对亲子关系的思考都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和关爱,无论是亲生关系还是养育关系。家庭的价值和责任应该得到重视,保护被遗弃儿童的权益也是社会的共同责任。
近日,记者从天眼查App获悉,苹果电子产品商贸(北京)有限公司因违规发布虚假广告,被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0万元。处罚事由显示,2022年2月,执法人员发现当事人发布的MacbookAir笔记本广告称“M1芯片拥有我们迄今打造的最快的中央处理器”等内容。经调查,苹果公司已于2021年10月推出配备M1Pro和M1Max芯片的MacBookPro,运行速度相比M1提升最高可达70%,即案发时M1芯片配备的中央处理器并非为该公司打造的最快的中央处理器,广告内容与事实不符。
刚刚,海宁发布微信公众号公布一则情况通报:情况通报6月1日0时01分接到群众报警,海宁市黄湾镇闸口村一临时工棚发生一起爆燃事故。事故发生后,公安、应急管理、消防、120急救等部门迅速前往事发地进行处置救援。明火已于1时07分扑灭,造成5人死亡。目前,调查及善后工作正在进行中。海宁市政府新闻办公室2023年6月1日
深夜,艾勇独自走在空无一人的桥上,想到白天像老鼠一样东躲西藏,晚上在桥墩下苟且度日的境遇,觉得人生昏暗,没有了活下去的念头,他纵身一跃跳入冰冷的江水中,妄想洗清往日犯下的过错。不料摔下去只是受了点外伤,轻生未果的艾勇又爬回岸边呆坐了一整夜……艾勇。图据廉洁四川这是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原小河乡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副乡长艾勇的灰暗人生,也是他外逃5年惶惶恐恐、艰难度日的真实写照。这五年,他为自己铐上沉重镣铐,戴上心灵枷锁……5月31日,四川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披露了艾勇犯贪污罪一案的案情。资料显示,艾勇,男,1984年5月生,四川天全人,200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9年9月参加工作。曾任雅安市天全县原小河乡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副乡长。2018年5月,畏罪潜逃;2023年1月,被缉捕归案,并接受天全县监委监察调查。2023年4月,艾勇因犯贪污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15万元。▶▶沦为赌徒输掉大好前程父母曾一年为其偿还百万曾经的艾勇刻苦努力、品学兼优,从一个川西乡村小镇考进了一所“211”高校,是长辈心中的好孩子,同龄人口中的好榜样。大学毕业后,顺利就业并成家,有一个贤惠大方的妻子,一个聪明健康的儿子,小家庭其乐融融。2016年,32岁的艾勇被提拔为天全县小河乡副乡长,不久又兼任乡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然而,从晋升重用到身陷囹圄,这条人生高光抛物线,他却只走了两年。艾勇的大好前程缘何“昙花一现”?原来,2017年他染上了网络赌博并且深陷其中。刚开始,他通过向朋友借钱、银行贷款、网络借贷等方式获取赌资。但赌博如病毒,一旦沾染就会不知不觉被吞噬。借来的钱输光后,他将黑手伸向了公款。2018年初,艾勇以采购防汛和扶贫物资为由,贪污8.3万元财政资金用于赌博。那一年,父母为他偿还了上百万元,依然没有还清他的欠款。“欠钱的地方太多,实在还不起,感觉天已经塌下来了,万念俱灰,只想逃避……”2018年5月的一天,为了躲债、也为了逃避党纪国法的惩处,艾勇开启了外逃之路。▶▶一念之差外逃5年居无定所曾好几天没吃上饭外逃没有乌托邦,反倒是颠沛流离的开始。5年来,艾勇居无定所,像流浪汉一样,先后在成都、广元、泸州、宜宾、贵阳、桂林等地风餐露宿,有时睡在桥洞下,有时睡在花台上,运气好的话能够在废弃仓库里应付一个晚上。“出逃后为了糊口,干过搬运工、服务员、仓管……”这期间,他不敢办理银行卡、不敢交朋友,更不敢与家人联系,听到同事聊起家常,他都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仿佛被世界抛弃,于是刻意避开,不敢去听,也不敢去想。“我每天都生活在阴影中,就像生活在黑暗里的动物孤独无助,总感觉有一双眼睛随时在盯着自己,惶惶不可终日。”艾勇这样描述出逃的日子。为避人耳目,他不敢以真面目见人,这也让他找工作面临重重困难。“在贵阳找工作时,大多数都要看身份证,我找了十几天都没找到,身上的钱也花完了,好几天都没吃上饭。”艾勇说起外逃的经历,面露苦色,“这大概是一个潜逃者最大的悲哀。”外逃的那5年,比失去自由的牢狱生活还不堪。▶▶天网恢恢外逃的5年是他亲手给自己追加的“刑期”随着一声长鸣,由广西桂林开往成都的高铁在车站停下,车门缓缓打开,艾勇被天全县监委工作人员带下火车。艾勇一案,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雅安市监察机关第一起网上追逃公职人员的案件。5年来,天全县监委锲而不舍开展追逃工作,成立了艾勇追逃工作专案组,专人专班,强力攻坚。一方面持续不断做好艾勇亲属、朋友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千方百计摸排艾勇外逃线索,分析其出逃路线和范围。2018年7月,天全县监委对艾勇进行通缉。2019年9月,县监委提请公安机关对艾勇采取网上追逃措施。终于,在省市县纪检监察机关的持续努力和公安机关的密切配合下,2023年1月27日,艾勇被抓获归案。“在这潜逃的几年里,对家人的思念夜夜折磨着我,直到他们在我记忆中逐渐模糊……”留置后的艾勇说起外逃的经历,声泪俱下,悲从中来,“更多的是愧对组织的培养和信任,事情发生后,没有第一时间主动交代,而是选择一走了之,这一念之差导致这5年时光的荒废,我万分后悔。”一步错、步步错,世上没有后悔药,艾勇酿下的苦酒终究得自己来品尝。天全县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主任郭宗瑞表示,一个人的选择往往就在一念之间,一步错便行差踏错。外逃的五年,是艾勇亲手给自己追加的“刑期”,如果没有“逃出去就能免受惩罚”的侥幸心理,现在的艾勇早已开始了新的生活。心存侥幸、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一场必输的赌博,输掉的是人生的前途、家庭的幸福。年轻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恪守廉洁准则,时刻标明“红线”、守牢“底线”,扣好扣牢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艾勇的归案再一次证明,外逃没有乌托邦,面对组织审查,心存侥幸、一走了之,这看似是在找出路,实则是将自己逼上了绝路。
“砰”的一声响,正在菜地里浇水的李树平(化名)吓了一跳。他抬起头,距离不足10米远的马路对面,一辆白色车辆横停在人行道上,车尾贴近幼儿园附近的栅栏,一对母女被撞倒在地。5月31日,长沙开福区双河湾幼儿园正计划着一场专属于孩子们的盛大活动。早上8时左右,家长们陆陆续续将孩子送到幼儿园,门外,“意外”却发生了。九派新闻调查获悉,被撞母子后来被送至医院,其中母亲被送到医院时已无生命体征,孩子经过数小时抢救,于当日18点宣布死亡。幼儿园地理位置。图/九派新闻 杨冰钰【1】“谁看着都心疼”多段网传视频显示,车祸现场有多人围观,几名医护人员将车下的人抬至担架上,一名女性司机坐在车内拨打电话。李树平说,当时被撞倒的母亲“动都不动”,孩子也似乎只剩下一点呼吸,“谁看着都心疼啊。”据湖南都市1时间报道,白色车辆疑似调头过程中倒车,错将油门当刹车,导致车辆失控,撞上路边围墙,一对母女被撞倒。被撞母女后来被送医,其中母亲抢救无效身亡。另据红星新闻报道,一名附近商户称,一名送小孩的家长,在幼儿园门口原地调头,把准备进学校的母女两人压到墙上。医院ICU医务人员证实,被撞女孩也已经抢救无效死亡。当日18时许,九派新闻来到事故现场,事发路段已恢复正常。除了埋在墙边的两炷香,这条道路似乎与往常没有什么不同。一位居民称,当天幼儿园仍然正常开园,但是六一活动已被取消。【2】涉事司机当时蹲在地上哭受害人一家居住的滨河嘉园小区距离幼儿园仅一墙之隔。5月31日傍晚,孩子们骑着小车在楼下追逐打闹,家长们则三两成群,坐在不远处的石凳上闲谈。邻居之间似乎都很熟络,在路上碰到,他们大多会打个招呼,寒暄几句。但没有人认识这家人。居民们只知道,他们在小区里租房住。多人称,涉事司机也是一位孩子的母亲,同样住在附近的小区,孩子在这所幼儿园上学。王艳玲(化名)的孙子和被撞女孩是同班同学。她表示,自己下午去接孙子放学时才听说了这件事。回家后,孙子告诉她,班上有个女生“被汽车压死了”。小区群聊里有很多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她听说,当时,母女俩走在人行道上,一辆车正在倒车,退第一下时,就有人在旁边大喊,称司机压到了人,“那个司机可能就慌了神,一踩油门,又压了一下,把人顶在墙上压死了。”另一位居民到达幼儿园门口时,救护车已带走了受害者一家。她看到现场有一摊血迹,以及一双大人的白色拖鞋,和一条孩子的白色丝裙。在她的印象中,涉事司机当时正蹲在地上哭,看起来30多岁,和被撞的母亲差不多大。王艳玲对这家人没什么印象,她的孙子平常也不太和女孩来往,只是和同学们一起的时候会打个招呼。她只知道女孩的年龄应该在5岁左右,和孙子差不多。她说,为了庆祝六一,事发当天,老师让孩子们每人买10元钱的零食或玩具,带到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平时这家人都从小区后门直接进入幼儿园,这次因为要到店铺里买东西,所以爸爸妈妈带着她从另一个门出去了。事情发生后,母女俩被撞到的墙根边多了两炷香,一旁的树根下放置了一个公鸡头,王艳玲称,不知道是谁杀了只鸡,她在群聊里看到,有人还去烧了纸钱。事发后,埋在墙边的两炷香。 图/九派新闻 彭茸雯【3】幼儿园风险告知卡提及接送幼儿车辆王艳玲表示,目前已有部分家长跟幼儿园提出意见,希望汽车都能够停到距离幼儿园门口30米远的地方。开福区政府网站公开信息显示,开福区双河湾幼儿园位于双河湾农民安置小区内,经费来源是财政补助,举办单位为开福区教育部门。幼儿园大门的一侧张贴着一张《园所周边环境风险告知卡》。其中,“园所门面临交通要道,周边交通环境复杂”“家长接送幼儿车辆乱停乱放、车多人杂,停放行驶混乱,可能造成车辆伤害”被归为较大风险。对此,园方的管控措施为,每周开展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教育幼儿安全教育,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加强幼儿上下学管理,安排值班人员和保安维持秩序,特殊时段联系交管部门派员维持秩序,划定部分停车位,缓解乱停车问题。张贴在幼儿园门口侧面的《园所周边环境风险告知卡》。 图/九派新闻 杨冰钰事发前4天,幼儿园曾发布《交通无小事,安全伴我行——双河湾幼儿园交通安全告家长书》。其中提到,交通安全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家长驾驶机动车或非机动车,须自觉地依法行车,严禁酒后驾车、疲劳驾车;严禁超载超速和乱停乱放;严禁用无牌无证、电瓶三轮车、农用车及车况较差的车辆。5月31日,九派新闻以市民身份联系双河湾幼儿园,对方工作人员称相关部门已经介入。“事故纯属交通意外,只是刚好发生在这条道路上。”另外,她表示,幼儿园门口平时都会有老师值班。王艳玲称,车祸地点与幼儿园大门之间存在坡度差异,大门在坡上,车祸地点在坡下,老师们很有可能看不到。幼儿园一名保安表示,事发区域属于交警监管的范围,“我只能管幼儿园的事情,学校外面的事我们管不了,也不清楚。”长沙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开福大队工作人员称,伤亡情况和事故原因以通报为准,相关部门将会对附近幼儿园门口道路进行整治,同时也会加强安全措施。“发生这种事故的概率很小。在接到警情时,我们也感到了心情沉重。”开福区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政府和公安部门已介入。
近日,60岁的邓玉君向九派新闻反映,其被青岛传世珠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传世珠宝”)的业务员陶某英骗取了77万元。邓玉君介绍,她女儿3岁时被丈夫卖掉,之后她一直在外寻找。由于识字少,她对上过大学的陶某英很信任,“她说能帮我写寻人启事。打印完寻人启事,我请她到家吃饭,还杀了一只鸡。”陶某英告诉邓玉君,她的公司是处理不良资产的,可以帮忙低价买房。于是,邓玉君陆陆续续给了她77万元,并签下了多份《珠宝首饰购销合同》。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出具的一份《刑事判决书》显示,2021年8月,传世珠宝的法人李某、业务员陶某英,和多名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因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刑。“人都放出来了,钱还是没还。”邓玉君说,“我一个月卖菜最多只能挣1000块钱,连医药费都不够。”邓玉君与陶某英签署了多份《珠宝首饰购销合同书》。图/受访者提供【1】帮忙写寻人启事取得信任邓玉君介绍,她是云南人,12岁便离开家外出打工,开过饭店,做过货车司机。2001年,3岁的女儿被其丈夫卖掉,她一直在外寻找女儿。在好心人的帮助下,邓玉君借住在青岛李沧区的一个职工宿舍内,做些小买卖。如今,职工宿舍面临拆迁,大部分居民搬走,邓玉君还住在里面,“这边人少,我害怕,养了几条狗。”宿舍没有自来水,洗菜洗衣要到附近河边,偶尔有好心人提来一桶水,邓玉君存起来烧饭用。宿舍外有一片荒地,邓玉君种了些韭菜、南瓜、冬瓜,白天拿到路边卖。2017年夏天,陶某英和同事在邓玉君的摊位旁发传单。邓玉君记得,陶某英主动找她搭话,问她为何总是愁眉苦脸的,邓玉君便把寻找女儿的事情告诉了她。“她有文化,上过大学,说能帮我写寻人启事。”邓玉君识字少,很信任陶某英,“打印完寻人启事,我请她到家吃饭,还杀了一只鸡。”邓玉君的寻人启事。图/受访者提供不久后,陶某英便向邓玉君解释她的工作,邓玉君回忆,陶某英说她的公司是处理不良资产的,可以低价买房,还可以帮邓玉君买房。“我当时就想,买一个100多平的,就有个自己的房子了。”邓玉君说。第一次转账,邓玉君给了陶某英5万元,“她说钱太少了,让我再弄点。”邓玉君开货车时结交了不少朋友,她向多位朋友共借款60万左右,再加上自己的存款,陆陆续续给了陶某英77万元。邓玉君表示,自己与陶某英签订了多份合同书。邓玉君提供的合同书显示,合同书的名称为《珠宝首饰购销合同》,与购房无关。其中一份《珠宝首饰购销合同》显示,甲方为陶某英,乙方为传世珠宝,甲方向乙方购买实物黄金、翡翠玉石制品,总价值为21万,并约定提货日提货。邓玉君提供的合同书内容。图/受访者提供由于邓玉君没有身份证,合同书以陶某英的名义签署。2018年12月,陶某英手写了一份证明,表示陶某英及其丈夫名下的77万元是邓玉君在李某的公司(传世珠宝)的理财钱,“邓玉君拿着那些合同是她自己的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属于我们。”邓玉君说,陶某英带着她在青岛市区看过房,大部分还没有建成,连窗户都没有安装,“我还专门带朋友过来一起看房,看看她是不是骗子。”没有挑中满意的房子,邓玉君也有些起疑。直到2018年末,有老人找到邓玉君,希望可以一起维权,她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2】涉事公司多名员工犯非法集资罪被判刑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出具的《刑事判决书》显示,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传世珠宝法人李某在没有金融融资资质和实际交易的情况下,以传世珠宝、众合普惠投资管理公司、传世普惠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名义,通过制定珠宝实物买卖合同、珠宝首饰购销合同,安排公司业务员以高息回报进行宣传诱导客户投资。两年间,李某从325名投资人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4467余万元,且大部分用于个人投资,造成集资参与人员损失数额3283余万元。而业务员陶某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58万元。据陶某英供述,2016年9月,她经人介绍到传世珠宝工作,平常在金店里做黄金零售和批发,而黄金批发就是让客户来投资黄金。李某供述称,与客户签订珠宝购销合同是为了进行融资,合同到期后,客户可以选择购买黄金也可以选择退还本金后领取受益金,受益金一般按照3个月为本金的8%,6个月为本金的9.2%,12个月为本金的11.6%(月付),12个月为本金的13%(年付)的形式支付。陶某英的任务就是到外面发传单拉人投资,她经常在李沧公园附近以测量血压为幌子讲投资黄金买卖的事情。而有时候,她会告诉客户,钱一部分投资了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还有一部分用于购买银行不良资产,就是邓玉君所说的低价房产。2021年8月,李某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青岛市李沧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十四万元。而陶某英以同样的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三万元。传世珠宝的多名员工被判刑,但不少员工供述,自己及家人也投了钱,其中一名员工的父母和亲戚投资了260万元。2021年8月,传世珠宝多名员工被判刑。图/受访者提供“现在人都放出来了,钱还是没还。”邓玉君说,得知自己被骗后,她心脏受不了住进医院,这两年,多次病发,“上个月光医药费就花了1000多。”而她一个月的收入最多时也不过1000块钱。企查查显示,传世珠宝成立于2013年,法定代表人为李某,经营范围包含金银制品、珠宝玉器、工艺品的设计及销售,还包含投资信息咨询、经济信息咨询等。该公司已于2021年6月15日吊销。2021年5月1日,《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施行,其中规定非法集资人、非法集资协助人应当向集资参与人清退集资资金,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德怡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损失应当既包括相关资金被占用期间的可得收益损失,也包括因参与非法集资导致资金无法清退或完全清退的部分损失。一旦案发往往受害人众多,案发后,相关司法机构能够控制和追讨的资金将远远不够全部集资参与人所投入的资金,因此能实际清退到位的资金比例不高,时间也很漫长。2022年8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重点打击六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就包括“养老产品”“以房养老”等非法集资犯罪。
棒棒糖花束、益智类玩具、怀旧风零食……“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记者走访发现,这个节日不仅是小朋友们的“快乐源泉”,就连成年人也热衷“蹭”节,刮起了一阵过节风。不少市民表示,不管几岁,快乐万岁,趁着节日释放情绪,找回久违的童真童趣。“零食花束”热销“小小惊喜,39元,自己动手制作一束花,送给你的小可爱。”“六一”来临之际,鲜花成为“主角”,与其他节日不同,“六一”节的花束有些特别,亲贤街附近一家花店推出的“零食花束”受到热捧。记者看到,这种“花束”以小饼干、棒棒糖、果冻等零食为“花芯”,外面包裹以精美的包装纸,温馨可爱。店主说,亲手制作一束“零食花束”尽显童真童趣,如果送人,将想表达的小心思藏在“花”里,别有一番情趣。“价格取决于花束里面装啥零食,价格不一,这两天咨询的人不少。”北大街一家花店店主张旭芳告诉记者,购买人群以情侣、朋友为主,时下成年人过“六一”颇流行。勾起童年回忆不管几岁,快乐万岁。如今,“六一”已不再是小朋友们的专属节日,不少成年人在节日里或给自己买礼物、或送朋友一份心意,怀旧零食、益智类玩具等成了首选。西瓜泡泡糖、无花果丝、魔法士干脆面……5月30日,“90后”小栗走进位于解放路某商场一家怀旧商店,一股脑儿地往购物篮里放了七八种“老”零食,看到货架上的“发条跳跳蛙”,她忍不住拨弄了两下,笑意瞬间挂上嘴角。“全是回忆,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小栗说,“六一”当天,她还要和初中同学聚会,到时候把这些零食拿上与大伙一起分享,重温美好时光。孔明锁、解套等益智类玩具,在节日前夕也“热”了起来,销量比平时翻倍。还有一些能勾起童年回忆的卡通玩偶、饰品等也重回成年人的视线。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不少社区和单位还举办了“怀旧运动会”等活动,让“大朋友”们来一次“穿越之旅”,与儿时的自己“重逢”。向往童真童趣买礼物犒劳自己、与发小追忆童年、约同学重返校园……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在“六一”节希望通过不同形式再做一回小孩。为什么成年人热衷过儿童节?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他们给出的答案虽有不同,但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同时,一些人还表示,过节可以减轻压力,舒缓情绪。“孩童天真快乐,可以毫不掩饰地表达情感,这是成年人无法做到的。”国家心理二级咨询师张欣说,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趁过节不妨给心灵放个假。节日里,“大朋友”们可以卸掉身上所有的“铠甲”,尽情享受童真快乐,找回真实的自己,让内心压力得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