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三界导航
首页 社会热点
  • 美国网红公园核辐射堪比切尔诺贝利:是原子弹诞生地
    美国网红公园核辐射堪比切尔诺贝利:是原子弹诞生地

    8月31日消息,美国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附近,有一条名为"酸峡谷"的热门徒步和骑行小径,也被标记为公园。但最近,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的科学家检测猴,指出这里植物、水和土壤中所含的钚浓度“极高”,放射性水平与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现场相当。钚没有天然来源,是一种在核反应堆中才会产出的放射性化学元素。能导致与之接触的人患上肺癌、肝癌和骨癌。世界首颗原子弹就诞生在这附近,该实验室总共研制了3枚原子弹,分别是1945年“三一”试验场引爆的一枚钚炸弹,以及“小男孩”和“胖子”。在1943年到1964年期间,该实验室一直将核试验后所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排放到附近的峡谷,导致当地充斥着有毒物质,所以才被称为“酸峡谷”。但这里如今却是一个向公众开放的区域,实验结束后,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和美国能源部耗资20亿美元用于补救当地的环境,所以现在这里非常安全,不用限制。 科学家们和当地组织呼吁政府应采取措施,至少张贴警告标志,提醒游客和居民避免接触可能受到污染的水体。这一发现再次引发了对核废料处理和环境安全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现在科学家担心,核废料会持续向下游迁移,随后被植物吸收,产生更广泛的污染。

    • 社会热点
    • 199阅读
    • 2024-08-31

  • 嚣张!女子逆行狂扇男子十几耳光致流血被拘叫嚣:我逆行怎么了
    嚣张!女子逆行狂扇男子十几耳光致流血被拘叫嚣:我逆行怎么了

    2024年8月28日,在青岛崂山风景区青山渔村观景台前侧马路弯道处,驾驶白色路虎越野车的女子王某逆行插队不成还追尾大巴车。下车后她非但不处理事故,反而责怪正常行驶的男司机林某某不让路,疯狂辱骂并连扇对方十几巴掌,叫嚣“逆行、打人又怎样”后驾车逃走。引起全国网友关注和热议。8月29日晚,青岛市公安局崂山分局发布公告,王某因逆向行驶且对林某某辱骂、殴打,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被并处行政拘留10日、罚款1000元。此事件警示人们应遵守交规,遇事冷静,不可暴力违法。该男子在被女子狂扇十几巴掌和疯狂辱骂的情况下却不敢反抗,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方面,男子可能有着较强的法律意识,知道如果还手可能会使事件性质发生变化,从受害者变为斗殴的参与者,可能面临法律责任。而且在公共场合,他可能不想通过暴力冲突使情况进一步恶化,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男子或许被女子的嚣张气焰一时震慑住,在突发的暴力行为面前没有反应过来,处于一种惊愕的状态。也有可能男子考虑到对方是女性,从道德观念出发,觉得不应该对女性还手。我国应该更改法律,对于像这位嚣张女子随便打人辱骂别人的坏女人,应该鼓励人们奋起反抗,不能让这种坏蛋太嚣张了,不能认为正当防卫出手就是互殴。对嚣张跋扈的女人应依法依规严惩。其行为破坏社会秩序、伤害他人权益感情,不严惩可能致不良行为蔓延。严格执法可威慑、维护公平正义。惩处同时可教育引导,助其认识错误改正不良行为,实现成长进步,营造和谐有序社会环境。

    • 社会热点
    • 173阅读
    • 2024-08-31

  • 超20所高校计划停撤100个专业,你的大学专业还在吗?
    超20所高校计划停撤100个专业,你的大学专业还在吗?

    近日,高校频频传来专业“下线”的消息。8月23日,西北大学发布了2024年度专业调整计划:拟撤销汉语言、金融工程、财政学、广告学等7个本科专业,同时计划申请4个新专业: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环境科学与工程以及数字经济专业,都是已经持续火了好几年的“大热”专业。此前两周内,兰州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也接连宣布了最新的专业调整方案:都是“减”的比“增”的多。7月10日,四川大学宣布拟撤销31个专业,引发舆论广泛关注。7月—8月,正是高校进行新一年度专业调整的集中申请季。但今年尤为不同的是,大规模高校“扎堆”宣布撤销大量专业。据最新统计,已有20余所高校计划在2024年度停撤部分本科专业,涉及专业数超过100个。“本轮专业调整力度之大、频率之快、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邬大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多位专家指出,国内高校正在经历新一轮专业大调整。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本科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专业布点3389个,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2023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这是教育部首次通过指标来调控高校专业。“20%目标”发布之后,各高校都开始大刀阔斧地增减专业。这一轮“大洗牌”背后,高校专业调整到底该何去何从?人工智能热“智能建造与传统土木工程专业相比,到底有什么区别?”今年6月,高考刚结束,某“双一流”大学的土木工程硕士陆硫就开始一遍遍回答这一问题。亲朋好友,以及通过各种关系找过来的准大一生,都来向他咨询近年来大火的智能建造专业。六年前,这一专业才在同济大学设立。今年,共有46所高校新获批该专业。“我的回答是,几乎没有区别。”陆硫是传统土木工程科班出身,他认为,“智能建造也好、智能制造也好,重点是后边的两个字,前面俩字只是一件马甲。”在社交媒体上,输入“智能建造”,也会跳出各种学长学姐的劝退帖,“只是土木换皮,别来,快跑!”但事实上,随着第一届智能建造学生陆续毕业,近两年,才开始密集出现这样的评论。回到2020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土木行业的压力愈发凸显,土木工程荣登“新天坑”专业榜首,报考遇冷。正是在这一时刻,“智能建造”成为拯救传统土木工程专业的“救世主”。该专业在当年第一次“猛增”,23所高校成功申报,包括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河北大学等。对考生家长而言,在众所周知的人工智能时代,戴有“智能”帽子的专业,至少听起来就业不愁。在本轮高校专业大调整中,“智能建造”的走红具有代表性。记者梳理发现,近五六年,全国高校新增专业以新工科为主,最多的是以“智能/智慧+传统工科”命名的新专业,例如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建造、智能医学、智慧能源等。另一类是为了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需求,最典型的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以及碳中和相关专业等。“有一次,我在一顿饭时间就接到了五六个咨询电话,我问为何这么关注碳中和专业,他们说,这类专业未来40年都有饭吃。”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所有“上新”的工科专业中,最火爆的毫无疑问是人工智能。从2019年35所高校设立全国首批人工智能专业算起,连续三年,人工智能都是高校最热衷开设的专业,新增这一专业的高校一度达到年均100所左右;目前,该专业已进入全国533所高校。狂热之下,已有人看到一些危险趋势:部分高校在缺乏准备和条件下,基于招生就业的需求,或单纯为了响应某些国家政策,一拥而上增设人工智能等热门专业,却不考虑是否有足够教学资源。多位受访者称,这种功利性的专业调整,对学校自身、学生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也浪费了资源。在南方某省,短短四年内,已有十多所高校新设了人工智能专业,但有两所高校已经停招,其中一所学校在首次招生后的次年就主动停招。“这说明,人工智能专业可能已经过热,高校间的同质化竞争过于激烈,造成一些高校的实际招生情况与预期存在落差。”该省教育厅一位参与专业调整的负责人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在前述负责人看来,高校在申报专业时存在一定盲目性。以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为例,这涉及国家战略需求中最关键的一项卡脖子技术,他和省内几所水平较高的大学沟通,对方都说,校内现有学科资源无法支撑建设这样一个高端专业,最多在计算机专业下尝试开一两个实验班,先进行小样本的探索。但与此同时,省内却有两所民办高校新增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其中一所学校在开设一年后停招。“很多高校有一种占坑心理,他们看到国家列出的战略性领域就想上,觉得这些领域以后会火起来,政府可能会出台专门的人才培养扶持政策,这些高校想吃的是政策红利。”前述负责人说。他至今还记得,去年政府释放出培养足球人才的政策信号后,“一天之内,省内有10所学校提出申报足球运动专业”,他不得不一个个打电话劝说学校撤销申请,因为很多申请高校根本没有相关的运动训练传统。“专业一过热,学生就业就会遇到挑战。”清华大学工程教育学学科负责人林健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以人工智能行业为例,一方面,各类研究报告不断向公众输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总缺口高达500万、人工智能工程师平均月薪位列职业薪酬榜首”的信息;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人才市场冷热不均的现象非常突出,“巨大的供需缺口”主要针对名校的头部人才,多位受访地方教育厅人士透露,地方普通院校毕业的人工智能专业学生,近两年求职就业的情况并不理想,已开始出现过剩趋势。过去曾有过类似教训。林健回忆,21世纪初,伴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第一次大扩招,管理学、会计、计算机等专业遍地开花。但仅仅五六年后,这些专业学生就出现“积压”。高校调整专业想要不过于短视,并不容易。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教授李培根等今年7月发表论文《近十年我国工科专业调整:逻辑与反思》指出,近年来,开设新专业的主力军是应用型高校,它们在招生逻辑和政府逻辑驱动下,“大刀阔斧”急进式推进专业调整,“乐此不疲”。相对而言,很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更加谨慎,专业调整多受学术逻辑的推动。但最近几年,受限于生源质量和就业市场竞争,研究型大学也“逐渐沦陷”,很多“双一流”高校,甚至是顶尖的研究型大学都陆续开设智能制造工程等新工科专业。林健指出,这一轮专业大调整中,高校应警惕两种倾向:急功近利与不自量力。既要面向未来,从长远角度去分析一些“热门”专业的市场需求,“至少考虑到五年之后”,还要结合学校自身不足与优势,综合考虑高校的定位与服务面向。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光礼对《中国新闻周刊》建议,高校专业调整应从多个维度考虑:专业定位、社会需求、生源评价、师资队伍、就业结果等。这需要进行全面的市场需求分析和定量化成效评价,“只有基于证据的决策,才是真正理性的,但现在多数高校设置新专业依然奉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如果只是跟风,永远只能跟着别人的后面走,难以成为同类院校的引领者。”林健说。双管齐下慧慧第一次知道自己所在的英语系今年要停招,还是从别的专业老师口中。她是江苏一所公办二本院校的英语系教师。从她得知此事,到“靴子”落地,前后不过几天,整个过程如此“丝滑”:院内开协调会,征集老师意见,意见不符合学校发展,学校拍板宣布停招,英语系所有老师调入公共基础教学部……这是2024年4月底,距离暑期放假还有三个多月。对慧慧来说,除了给最后一拨在校的英语系学生站好最后一班岗,她的工作就剩下给本科生上公共英语课。被通知专业停招后,29岁的她决定申请读博。“到现在,系里走了一个年轻老师去美国读博,还有一个年轻老师在泰国读博,40岁以上的老教师们基本坐等退休。”专业停招四个月后,慧慧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同样的情景也正在其他大学发生。2023年3月发布的《改革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的量化指标后,来自中央文件的压力层层传导到高校头上。长期关注高校学科专业调整的周光礼,刚看到“20%目标”时有些惊讶。教育部一直通过调整学科专业目录规范高校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原本是大约10年调整一次目录。2022年,教育部宣布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周期由10年缩短为5年,意味着国内高校专业调整进入快车道。但周光礼认为,“20%目标”作为硬约束,要比其他任何政策都“更有冲击性”,因为“这是国家首次采用定量化指标调整学科专业,与目录管理一起,双管齐下”。他粗略估算了一下,以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6.6万个计算,优化20%,也就是大概1.3万个专业需要调整。为何这一轮国家“出手”的力度前所未有?浙江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马陆亭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降临,人工智能技术发挥着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高等教育必须适应产业巨变,国家层面自上而下推动的专业大调整,是主动布局。另一方面,日趋紧张的国际竞争格局,尤其是中美之间加剧的战略博弈,促使国内高等教育要尽快适应“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这进一步强化了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性。教育部今年7月发布的《关于开展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健康、能源、绿色低碳等关键领域布局,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高校层面,适应巨变是专业调整的首要任务。实际上,早在教育部开始本轮专业调整前,已有很多高校在增设新兴专业的同时,主动大刀阔斧地“砍掉”不合时宜的专业。对高校管理层而言,裁撤现有专业并非易事,这涉及院系和老师的切身利益。但仅仅在2017—2021年,全国撤销本科专业点数量就从241个增长至804个,翻了3倍多。多位受访专家分析,这与2017年启动的“双一流”建设有关,“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依托,各项政策设计都将高校引向“集中有限资源打造比较优势”。“过去,专业被视为学校的办学资源,谁会放弃自己的资源,但现在,很多高校领导和我说,学校的专业也是一种负担。”周光礼说。四川农业大学在2019—2021年间停招了18个专业,包括酒店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该校教务处处长曹三杰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国家提出“双一流”建设后,四川农业大学不再追求“大而全”,考虑如何集中精力办好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停招对象主要面向“学科支持不强、招生困难、学生转专业比例高、就业质量差”的专业。从全国来看,据不完全统计,这一轮专业调整中,被“砍”较多的专业包括英语、会计、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21世纪头十年曾经“泛滥成灾”的管理学是裁撤“主战场”。四川省教育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2023年全省高校共撤销142个专业,主要来自公共管理类、电子信息类和教育学类。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去年提出的“20%目标”成为“最后一根稻草”。“有了更强的政策指引之后,在专业调整时,就更容易形成合力。”重庆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兼教务处处长刘猛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今年这所“双一流”大学通过停招、优化整合等方式一口气调整了20个专业。升级改造专业的增设或裁撤只是“适应”的第一步。当传统工科专业冠名“智能”或“智慧”后,专业真的更加智能吗?这是李培根等人在前述论文中提出的反思之一。陆硫很快意识到,不少高校智能建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依旧是传统土木工程的“那一套”: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等核心课,新增的只有几门计算机编程语言课,学得也不深,知识整合效果很差。“只是单纯累加计算机课,未能与专业知识很好融合,学生学不明白,课业负担又大大加重,总体上还是‘新瓶装旧酒’。”随着各种“智能+”专业的新鲜出炉,高校里也出现了大量的“拼盘式”课程,根本症结在于师资。陆硫说,教智能建造的老师,还是传统土木的那批老师,他们中的很多人对智能的理解还很模糊。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邬大光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高校专业调整,并不是简单的“砍”与“增”的问题,而是以有组织的方式对知识体系、课程结构以及师资队伍进行系统性重构。“如果只有数量上的增减,专业的调整就难副其实。”在他看来,这一轮高校专业调整,本质上是推动整个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一个切口。马陆亭强调,专业的本质是“一种严谨的结构化设计”,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需要思考整个专业要搭建出怎样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就像建房子一样,如果结构没建立起来,看哪些课时髦就增加几门、哪些落伍就减去几门,在下一轮专业调整时,这些专业一定是最先被淘汰的一批”。那么,如何不仅仅停留在名称上的标新立异?2021年底的一次校企交流会上,东南大学有关领导和埃斯顿自动化创始人吴波讨论了学科建设问题。吴波是东大老校友,其创办的公司埃斯顿被称为国产工业机器人“一哥”。交流期间,吴波提到,当前的机器人产业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工业机器人,纳米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新型机器人形态不断出现,应用场景也从制造业扩展至医疗、太空、极地等特殊环境,但高校培养的很多都是传统的工业机器人人才,不匹配企业需求。当天,东南大学教务处处长殷国栋就在现场,他后来用“一拍即合”形容这场交流:既然没有专业,不如新建一个专业。这是东南大学未来机器人专业的起点。此前,东南大学已在2016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机器人工程专业。整个2022年上半年,殷国栋在不断回应各方疑问:有了一个机器人专业,为何还要再建一个?张亚是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参与了未来机器人专业的筹办过程,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国内高校已有的机器人工程专业,有的放在自动化学院,有的放在机械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上不可避免会侧重学院对应的学科。但未来机器人要以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为支撑,融合信息、计算机、材料、生医等方向的新兴技术,是一个强交叉属性的专业。“东南大学向教育部申报这个专业时,只能在已有专业类别下填报,于是报了机械类,但教育部内部讨论时认为,放在机械不合适,最终在本科目录中新增一个专业类别——交叉工程类,未来机器人就成为交叉工程类下的首个专业。”殷国栋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新专业的建设和培养,不再依靠原有学院。2021年5月,东南大学成为全国首批12所建设未来技术学院的高校之一,这是国家主动布局未来产业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工科”建设的升级版,未来机器人专业纳入其中。未来机器人专业重构了整个课程体系,实行大学分制和项目制,将机器人结构、驱动与控制、决策和感知交互等多学科内容整合进三门《统一机器人学》课程。然而,重构并不容易。张亚说,未来技术学院的定位是具有强交叉和未来属性的孵化平台,可以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充分调动各学院资源。但在沟通具体培养方案时,她发现,各学院认为其学科知识都很重要,难以取舍。周光礼提醒,这一轮学科专业调整过程中,除了增设和裁撤学科专业,更核心的是学科专业的升级改造,也就是传统学科专业的现代化问题。改造一定要坚持“守正创新”原则,即要思考三个问题:要继承什么?要抛弃什么?要改变什么?多数学校的学科专业改造只关注最后一点,没能遵循“守老根、开新枝”原则,最终舍本逐末,沦为形式化、表面化的改造,“为调整而调整”。最终,陆硫劝退了所有找他咨询想报智能建造专业的学生。从就业来看,智能建造的出路并不比传统土木专业更好,虽然学习了更多计算机知识,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难以有效转化成求职优势。智能建造的第一波学生中,很多是为了以此为跳板转行,但他身边想转行的师兄“多数都没成功”。冲刺阶段距离2025年还剩几个月,高校的专业调整已进入冲刺阶段。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而言,压力也不小。“20%不是一个容易完成的数字。”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有关负责人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他发现,省级加强专业调控后,这两年,省内高校新增专业的速度在放缓,之前每年新增专业数在80—90个,2023年新增备案和审批专业只有47个。既然“增”的专业有限,考虑到总量目标的要求,接下来就只能强化“减”的力度。未来,四川省停招或裁撤的专业名单可能继续拉长。这一轮专业调整中,一个很明确的信号,是强化学科专业国家宏观调控机制和加强省级专业统筹。《改革方案》指出,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引导高校设置符合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专业,做好增设专业形式审核工作,并提供本地急需紧缺以及就业率低的专业清单。2024年2月,四川省教育厅发布《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这是四川省级层面2012年以来出台的第一个专业管理办法。“针对专业调整,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力度。”前述负责人说。在此之前,四川省教育厅已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如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出台的“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以及本科新设专业监测评估方案、本科专业年度常态化监测机制等,“这是为了从制度上保障专业调控力度”。其他地区也与四川类似。记者梳理各省教育厅官网发现,去年3月以来,各省相继出台与中央《改革方案》“对口”的专业调整政策,江西省教育厅连续发布有关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新增设置一批急需紧缺专业,限制压缩一批饱和过剩专业,停办撤销一批错位低质专业,交叉融合一批新兴特色专业,改造提升一批传统学科专业。各省的专业调控手段大同小异,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省控机制,主要针对新增专业。四川省高教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四川对全省专业布点在15个以上、毕业去向落实率偏低的专业,实行严格控制。过去是“进一退一”,如果高校想申报列入省控名单的专业,就要主动停撤另一个专业,从2022年起,管控更加严格,实行“进一退二”。这项制度可以有效控制学校盲目地专业扩张。“今年人工智能专业也被列入省控了。”第二种是专业预警机制,与专业的撤销有关。四川省规定,对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两年低于50%的专业,高校须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或连续三年低于50%就要求停招。“这是今年的新政,相较往年偏引导性的调控手段,现在的调控带有更强的刚性色彩,力度也更大。”前述负责人解释。与四川相比,江西的政策更严。根据江西的专业调整机制,对上一年度毕业去向落实率低于50%的专业点,给予黄牌提示,要求相关高校相应调减该专业招生计划;对连续两年毕业去向落实率低于50%的专业点,给予红牌警示,责令停招。江西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的工作人员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以往编制全省招生计划时,一般是给高校分配总招生计划,由各高校自主编制分专业招生计划。今年开始,实施分高校分专业招生计划管理,对各高校招生计划的审核细化到专业点。改革后如果有专业点被黄牌、红牌警示,省教育厅可在分专业招生计划审核时直接调控。但周光礼认为,仅看就业率决定是否裁撤专业“是危险的”,一方面,是因为就业率很容易掺杂水分,在就业压力层层传导的形势下,很多学生都是随便填一下凑数,老师也心照不宣;另一方面,每年就业率都在发生变化,背后可能有多重复杂原因,以此来判断专业的“冷热”非常短视,省级政府不应该以此作为高校专业布局调整的政策逻辑。林健也认为,以就业率为核心的专业预警机制不够全面和系统,无法反映出一个专业的办学质量。站在教育行政部门角度,多位受访者指出,就业率至少是一个公众关注高、便于采集和横向对比的指标,由于不同专业之间差异甚大,其他指标更难作为决策依据。此外,50%其实是一条很低的线。如果线划得太低,起不到专业调控的效果;太高,又担心高校受影响太大。黑龙江的预警机制相对复杂。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负责人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黑龙江列出了五项指标,分别是:专业设置率、生师比、就业率、一志愿录取率和师资队伍水平,一个专业如果“踩中”了五项中的任意两项,则被列入预警专业,作为高校调整专业的参考依据。“可以主动撤销,也可以升级改造,但高校必须有动作。”以五项指标为基础,黑龙江从今年4月起开展了全省1800余个本科专业点的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形成了重点调整专业建议,上榜的预警专业中以传统工科专业居多,例如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土木工程等。前述高教处负责人仔细分析后发现,预警最多的两项指标是一志愿录取率和师资队伍水平,尤其是师资建设指标,涉及专任教师数、教师高级职称比例、硕博占比等,很多专业都因此预警,说明黑龙江高校专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亟待优化。与以单一指标为中心的“红黄牌”机制不同,黑龙江的做法涉及众多指标,但“中招”的专业动辄上百,实践中很难转化成刚性决策的依据,只能作为一项引导性政策,这反映出省级专业统筹中的尴尬与两难。在周光礼看来,其背后隐藏着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供给侧改革为抓手,具有自上而下的“强计划”特点。专业调整也是如此,在《改革方案》的总体要求中,明确提出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增什么专业,减什么专业,背后都遵循行政逻辑,但这离市场有一定距离,带来的结果可能是新一轮的结构性错配。这一轮专业调整中,不仅是教育部在强化宏观调控。《改革方案》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和人社部等五部门共同发布,这说明,优化学科专业,已经不是教育系统的内部问题,而是关乎整个国家经济、产业、科技与人才的一体化发展。在前述专业调整负责人所在的南方某省,已连续三年发布引导性专业指南,主要围绕国家战略急需产业和区域重点产业。由于列入指南的专业获批概率更大,省内高校在申报专业时都会重点参考指南目录。“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引导且效果良好。”该负责人称。多位专家观察到,这一轮专业调整中,从上到下的各种政策都在不断强调,专业调整要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培养以理工农医为代表的急需紧缺人才,这种导向原本没错,但在一个以供给侧改革为原则的系统里,容易走入困境。周光礼最担心的,是目前已出现明显的“打压人文社科”的趋势,很多被裁撤的专业都是文科,其中部分动机确实是考虑到专业老化,也有部分认为“文科无用”。他建议,学科专业调整应以需求侧改革为主,供给侧改革为辅。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申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需求侧就是市场,高校离市场最近,对社会需求变化很敏感,很清楚哪些是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与新模式,也清楚如何结合自身准确定位、办出特色,增减哪些专业,可以快速“求变”。地方政府可以提供更多指引性信息,如国家战略需求领域与人才需求数据,供高校决策时参考。但支持高校的学科专业调整自主权,也不意味着高校可以完全没有约束与规范,专家呼吁,高校应在内部建立起一套系统化的学科专业动态评估机制。以美国经验为例,周光礼介绍,在美国大学里,通常每5至8年就会进行一次全面的专业评估或审视,评估由学校的教务部门及校内外专家组具体执行,从出口到入口,对专业的生源,培养过程如师资、课程设置、经费支持、教学设施和科研条件,以及就业质量进行全流程评估,凝练成一份专业的评估报告,供学校领导层参考。“这就是变外部评估为内部评估,政府只看培养结果,事后监督。但目前在中国,少有学校有这样的动态评估机制,因为没有哪个专业和老师愿意主动把自己放到聚光灯下。”周光礼说。(文中陆硫、慧慧为化名)

    • 社会热点
    • 169阅读
    • 2024-08-31

  • 媒:美国进口100万吨“地沟油”,中国占60%,以生产航空燃料
    媒:美国进口100万吨“地沟油”,中国占60%,以生产航空燃料

    8月30日,据美国当地媒体称,依照美国政府近日发布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美国进口的餐废油(俗称“地沟油”)约为100万吨,其中从中国进口的约为60%。2023年,中国占美国“地沟油”进口量的50%,2022年仅占0.1%。业内人士分析,未来几个月,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废油量将再创新高。美国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地沟油”是有原因的。“地沟油”是生产生物燃料,油漆是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关键原料,在减少碳足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两年来,美国大力发展生物燃料产业,出台了多项补贴和激励政策,大大提高了生物燃料的生产能力和对原材料的需求。据美媒公布的数据,2021年,美国仍是“地沟油”净出口国,2022年成为净进口国。然而,这种供应在今后可能无法维持。据报道称,近年来,中国在能源转型过程中不断促进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发展和应用,今年7月31日,中国发布了《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并明确提到“加强可持续航空燃料的研发和应用”。目前,中国已经掌握了生物航空燃料技术的独立研发。据悉,德勤中国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称,中国拥有丰富的可持续航空燃料原料资源,其中每年供应340万吨废油。如果能充分利用相关原料,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年产量可达4600多万吨。然而,中国对美国、欧洲和其他地区出口大量餐废油,导致国内供应不足。因此,在国内可持续航空燃料需求急剧上升的背景下,这种供应可能不会持续太久。美媒援引一位新加坡石油交易商的话说,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废油出口可能会在大约5年内耗尽。

    • 社会热点
    • 169阅读
    • 2024-08-31

  • 多家银行“过紧日子”引热议:削减预算、员工转岗,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多家银行“过紧日子”引热议:削减预算、员工转岗,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近日,多家国有大型银行采取降本增效策略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从削减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到调整日常运营和人员配置,银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全方位的"紧日子"改革。然而,这种被网友调侃为"比普通人富日子还好"的紧缩措施,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行业现状和未来趋势?银行业的"紧日子"策略:降本增效还是未雨绸缪?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银行业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挑战。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行率先削减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显示出银行在成本控制上的决心。与此同时,银行内部也在积极推行节俭措施,从节约水电纸张到减少出差培训费用,甚至连会议材料都实现了电子化。这些举措不仅体现了银行业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审慎态度,更是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大挑战做好准备。然而,银行的"紧日子"策略并非仅仅是简单的成本削减。通过优化中后台预算和人员配置,银行正在将更多资源集中到业务部门,以创造更多收益。这种结构性调整反映了银行业在寻求长期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努力。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银行的稳健经营对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银行业的"紧日子"策略可以看作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调整,为未来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网友调侃背后的认知偏差:银行业的真实面貌尽管银行采取的降本增效措施引发了网友的调侃,但这种表面上的"紧日子"与普通人的生活实际上存在很大差异。网友们的调侃反映了社会对银行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的普遍认知,但同时也暴露出对银行业真实状况的认知偏差。事实上,银行工作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和高压力。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银行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和经济风险。银行员工不仅需要面对复杂的金融业务和严格的监管要求,还要承受来自市场波动和经济环境变化的压力。因此,银行的"紧日子"策略不仅是为了应对当前的经济挑战,更是为了确保长期的稳健经营和风险控制。从这个角度来看,银行业的"紧日子"策略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调整和风险管理措施。

    • 社会热点
    • 228阅读
    • 2024-08-31

  • 家长花费50万为治疗自闭症儿子“经络重构”,无效后家长被踢出群
    家长花费50万为治疗自闭症儿子“经络重构”,无效后家长被踢出群

    王先生和他的妻子有一个3岁的儿子,被医生诊断为自闭症。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导致孩子在社交、沟通和行为方面出现困难。目前,自闭症的病因尚不明确,也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通过科学的行为干预来帮助孩子提高各项技能。王先生夫妻对儿子充满爱心,不惜一切代价寻求治疗。他们先是带孩子到康复机构康复了一年半,没有明显效果,后来又在短视频平台看到喝中药治疗自闭症的宣传视频,远赴外地花费15万元为儿子购买了一整年的中药,喝下去后依旧没好转。今年上半年,有病儿家长向王先生的妻子称,有一种治疗方式有效果。在此人介绍下,王先生被拉入了一个微信群聊。群里有近500人,都是自闭症儿童的家长。群里经常有人分享自闭症治疗成功的案例和视频,视频中,一个个严重的自闭症小孩经过“洽圩”机构的“meta”治疗后好转很多,又唱歌又跳舞,还特别听大人话,“我们看了特别心动”。“洽圩”是一家名为“上海洽圩健康医学研究有限公司”的机构,它在公众号中宣称,可以治愈自闭症等多种疑难杂症,甚至提到,该公益治疗的治愈率达到92%。王先生夫妻对这种神奇的治疗方式抱有希望,他们向这家公司申请公益治疗,但是,对方说公益治疗需要等3年甚至更久,哪有人愿意等呢?后来才反应过来可能是他们的套路。无奈之下,父母只能选择走付费的模式,不用等,费用下来一共50多万元。家长为给孩子看病东拼西凑八千交了。王先生夫妻带着儿子来到“洽圩”的办公室,开始了第一次治疗。他们发现,治疗的过程非常简单,就是让儿子躺在一张床上,然后用一台仪器对着他的身体各部位发射一种声波。王先生夫妻对这种治疗方式感到很奇怪,但是他们还是相信了“洽圩”的话,希望能给儿子一个奇迹。然而,8次治疗下来,他们发现儿子的情况没有任何改善,甚至有些恶化。王先生说,“我们发现儿子变得更加焦虑、紧张、害怕了,他不愿意和我们说话,也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玩。他经常哭闹,有时候还会自残。”王先生夫妻感到非常后悔,他们觉得自己被骗了。他们向“洽圩”要求退款,但对方拒绝了。他们还发现,“洽圩”在微信群里删除了所有关于治疗成功的案例和视频,并把他们踢出了群聊。王先生说,“我们感觉自己被玩弄了,我们花了50万给儿子治病,结果不仅没治好,还给他带来了更大的伤害。”王先生夫妻不甘心就此放弃,他们向当地卫生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公安部门等相关机构投诉了“洽圩”。目前,这起案件正在调查中。王先生夫妻希望能够追回自己的损失,并惩罚那些利用自闭症家庭的不良商家。他们也提醒其他自闭症家庭,不要轻信网络上的虚假宣传,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科学的治疗方法。

    • 社会热点
    • 260阅读
    • 2023-09-25

  • 味精加热后会产生致癌物?假的!
    味精加热后会产生致癌物?假的!

    味精加热后会产生致癌物?事实并非如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味精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它以其独特的鲜味赢得了人们的喜爱。然而,关于味精加热后会产生致癌物的传言却一直在流传。这篇文章将为你揭示这个谣言的真相,让你更加安心地享受美食。味精,化学名称为谷氨酸钠,是一种由粮食制成的调味品,并非化工合成产物。在加热的情况下,味精会失去鲜味,这是由于谷氨酸钠在高温下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焦谷氨酸钠。这种变化并非产生致癌物,只是导致了味精失去鲜味。谣言来源那么,关于味精加热后会产生致癌物的传言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事实上,这个谣言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有一项研究指出,在老鼠身上注射大量味精会引发肿瘤。然而,这项研究结果并不能套用到人类身上。多项权威研究表明,正常摄入味精对人体并无危害,甚至还有研究表明,适量的味精摄入可以增进食物的口感和风味,有助于增加食欲。没有证据证明致癌焦谷氨酸钠,作为味精加热后的产物,并没有任何致癌性。它只是让味精失去了鲜味,没有证据表明它会致癌。事实上,焦谷氨酸钠还被研究证明具有许多有益的生理作用,如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增强食品的口感和风味等。味精没有害处综上所述,关于味精加热后会产生致癌物的传言是不正确的。通过了解谷氨酸钠和焦谷氨酸钠的性质和作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味精在正常食用的情况下是安全的,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我们不必过分担心味精的安全问题,可以放心地将其用于日常烹饪中,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接触到各种关于食品安全的传言和谣言。然而,科学研究表明,只要我们合理地摄入各种食物,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就无需过分担忧。让我们用科学的知识来粉碎这些谣言,更加理性地看待食品安全问题。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健康,我们应当注意合理搭配食物,适量摄入各种营养素。同时,关注食品安全和健康方面的权威信息,避免被不实传言所误导。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学会科学地搭配和选择食物,以保持身体健康。味精加热后并不会产生致癌物。通过了解其成分和作用,我们可以更加安心地使用味精。让我们在烹饪过程中享受味精带来的鲜味和美食带来的愉悦吧!

    • 社会热点
    • 276阅读
    • 2023-09-19

  • 走了3万步,吃了10顿饭,他竟胖了30斤?小伙不气馁决心追梦?
    走了3万步,吃了10顿饭,他竟胖了30斤?小伙不气馁决心追梦?

    王鹏飞是一个年轻有梦想的小伙子,他一直梦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厨师。然而,在一段时间里,他遇到了一些困扰。据他自己回忆,他每天都走了惊人的3万步,而且还吃了10顿饭,但结果让他惊讶不已——他竟然胖了30斤!这似乎完全违背常理,让人不禁想要深入探究其中的原因。首先,我们来看看王鹏飞每天走3万步的情况。根据专家的建议,平均每天走1万步是维持健康生活的良好标准。王鹏飞的步行量明显超过了这个标准,这意味着他应该消耗了相当数量的热量。然而,为什么他还是胖了呢?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他每天吃10顿饭的饮食习惯。尽管吃饭次数较多,但是如果每顿饭的食量适中,而且吃的是健康均衡的食物,通常是不会导致明显的体重增加的。然而,在王鹏飞的情况下,可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饮食结构是否合理?吃10顿饭意味着他的每顿饭的食量并不多。如果他在每顿饭都过度追求饱腹感,导致吃了大量高热量食物,那么就可能会造成热量摄入过多,从而导致体重增加。其次,食物选择是否健康?无论吃几顿饭,我们都应该注意保持膳食均衡,摄入各种营养元素。如果王鹏飞在每顿饭中选择了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而忽视了蔬果和蛋白质的摄入,这也会导致体重增加。最后,需要考虑的是其他因素的影响。除了步行和饮食,是否还有其他生活习惯或身体状况的变化?例如,缺乏睡眠、过度压力或者代谢速率的变化都可能对体重增加产生影响。王鹏飞胖了30斤可能是由于他每天摄入的热量超过了他消耗的热量,可能存在饮食结构不合理、食物选择不健康等问题。当然,最准确的分析应该由专业的医生或营养师来进行,他们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更深入的评估。作为一个正在重新追求自己梦想的年轻人,王鹏飞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在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的问题。他决心不再沉迷于过度的步行和食量,而是要学会平衡和合理控制。他开始寻求专业的帮助,咨询了营养师和医生,制定了科学的饮食计划,并加入了健身房进行适度的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王鹏飞逐渐恢复了理想的体重和健康状态。他在餐饮界也迎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他的厨艺得到了认可和赞赏。他继续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以成为一名真正出色的厨师。王鹏飞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有时我们会面临挫折和困难。然而,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和应对这些挑战。只有敢于面对自己的问题,并主动采取行动去解决,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事业成功,都需要我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就像王鹏飞一样,他经历了胖了30斤的困境,但他没有放弃,而是选择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找到问题所在并加以改正。这种勇于面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主动努力改进的精神值得我们借鉴。最后,让我们一起为正在追逐梦想的每一个人加油鼓劲,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我们都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迎接更加精彩的未来!

    • 社会热点
    • 275阅读
    • 2023-09-19

  • 男子被杠铃压死 老板:杠铃他买的,不知道他怎么犯低级错误
    男子被杠铃压死 老板:杠铃他买的,不知道他怎么犯低级错误

    男子健身房内杠铃压死,老板:他犯了一个低级错误,近日,一段令人震惊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一男子在健身房内竟然被杠铃压死。这起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纷纷对此表示悲痛和震惊。然而,这起事件背后的故事却更加令人深思。据悉,这起事件发生在一家著名的健身房内。当时,这名男子正在健身房里进行杠铃训练。然而,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突然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导致杠铃翻倒,重重地砸在了他的身上。虽然健身房的工作人员迅速赶来,但是他们已经无法挽回这名男子的生命。这起事件发生后,健身房的老板受到了很多指责和批评。然而,在接受采访时,健身房老板却表示,这起事件是一个低级错误,而且杠铃是这名男子自己买的。老板还强调说:“我们健身房已经采取了各种安全措施,我们对这名男子的不幸遇难感到非常遗憾和惋惜。”据了解,这名男子当时是在健身房里进行杠铃卧推训练。杠铃卧推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力量训练方法,但是如果不当操作,很容易出现意外。在这起事件中,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杠铃失去了平衡,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起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纷纷对健身房的安全措施提出质疑。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健身安全的重视。专家表示,健身安全是健身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尤其是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如果操作不当或者器械使用不当,很容易出现意外。对于这起事件,人们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健身房老板应该承担责任,因为没有尽到足够的安全保障责任。也有人认为这名男子自己也有责任,因为他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杠铃。无论如何,这起事件已经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健身安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无法挽回的悲剧。作为健身房老板,应该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安全意识。同时,作为健身者,也应该注重器械操作安全和自身安全保护意识。最后,让我们为这名男子的不幸遇难感到惋惜和悲痛。希望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让人们能够安心、健康地享受健身带来的乐趣。

    • 社会热点
    • 257阅读
    • 2023-09-18

  • 高铁乘客花35买盒饭发现标价15,12306回应称会核实处理
    高铁乘客花35买盒饭发现标价15,12306回应称会核实处理

    近日,一名乘坐高铁的旅客在车上花35元购买了一份肉沫豆腐盒饭,打开包装后却发现盒饭上印着“建议零售价15元”的字样。旅客拍下视频并上传到网上,质疑自己被列车员欺诈。视频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据视频发布者称,当时列车员说有盒饭和煲仔饭两种,盒饭只有这一款肉沫豆腐的,是35元。他毫无怀疑地买了一份,打开包装后才发现这一幕。他觉得自己被坑了,感觉很不爽。他说:“这是什么意思?这是明码标价吗?这是欺诈消费者吗?”对此,112306客服表示,会反馈该情况,由相关部门进行核实,按照规定来说,商品都是明码标价必须按照标价进行销售。如果有违规行为,将会依法处理。事实上,这不是第一次有人反映高铁盒饭标价问题。据报道,以前已经有人反应过这个问题。当时12306回应:“该行为是违反相关规定的,我们会转正相关部门落实。”那么,高铁盒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据了解,高铁盒饭的供应商是由铁路局招标确定的,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供应商。供应商需要按照铁路局的要求提供符合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的盒饭,并且在包装上注明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等信息。但是,在价格方面,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供应商可以根据自己的成本和利润空间来定价,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车次、时间、地点等因素来调整价格。因此,在高铁上购买盒饭时,可能会出现同一款盒饭在不同车次或者不同地点有不同价格的情况。而且,在高铁上销售盒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成本。比如,如果盒饭没有卖完,就需要处理掉或者留到第二天继续卖;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导致车辆延误或者停运,就需要及时补充或者更换盒饭;如果遇到旅客投诉或者退货,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损失。所以,在高铁上销售盒饭的价格可能会高于市场价格或者建议零售价。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供应商和列车员是否有义务向旅客说明盒饭的实际价格,以及旅客是否有权利拒绝购买或者要求退货,就成为了一个争议的问题。对于高铁盒饭标价风波,网友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高铁盒饭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不能用普通的市场价格来衡量。在高铁上吃饭是为了方便和快捷,并不是为了享受美食。旅客应当理解高铁盒饭的成本和风险,并且自愿接受价格。有人则认为,高铁盒饭是一种对旅客的剥削和欺诈,利用旅客的无奈和无知来获取暴利。旅客应当维护自己的权益,并且拒绝购买或者投诉高铁盒饭。还有人建议,旅客可以自己准备食物或者在中途下车购买食物,避免在高铁上吃盒饭。

    • 社会热点
    • 282阅读
    • 2023-09-15

站三界导航
本站声明:本站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非正规网站一概不予收录。本站所有资料取之于互联网,任何公司或个人参考使用本资料请自辨真伪、后果自负,站三界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在此特别感谢您对站三界导航的支持与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