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时间,从贷款5000元利滚利,到欠款550万元。女子深陷“裸贷”风波,不堪重负要自杀...女子深陷“裸贷”风波贷款5000元几个月后需还550万今年4月,家住浙江绍兴越城区的张先生拨打了110报警电话,称自己26岁的女儿因抑郁症离家出走,随时有自杀的可能。张先生告诉民警,女儿离家出走的起因是贷款,她将自己手持身份证的裸照和视频发给了一个私人的贷款平台,而平台为了催收贷款,将照片和视频肆意传播。越城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张狄青说:“受害人的亲戚朋友、丈夫、工作单位的同事以及父母都收到了嫌疑人发的裸照的短信。”警方立即展开搜寻,终于找到了张先生的女儿。之后,一家人再次来到越城区公安分局,警方在调查中了解到,张先生的女儿张女士因迷恋网络赌博,越赌越凶,无力偿还赌资,想到了网络贷款。张女士在搜寻网络贷款平台的过程中,被一则广告吸引住了——这种贷款利率比较低,不用抵押,且放款快,额度小。张女士向贷款平台的负责人闪某及其团伙提出贷款申请后,将自己的身份证和通讯录发送过去,并收到了第一笔贷款资金。民警介绍,张女士第一次借了5000元,实际到手只有3500元,5天还款,每天要还300元的利息。很快第一笔贷款到期,张女士却无力还款,她提出要再次以相同的形式借款。此时,嫌疑人团伙向张女士推荐“过桥借款”,“过桥借款”是短期借款,要求次日归还。如借款1万元,到手只有5000元,24小时内还要归还1万元。之后,嫌疑人闪某将团伙中专门负责“过桥借款”的王某介绍给张女士,就这样,张女士慢慢陷入到犯罪团伙布下的套路中。“第二次‘过桥借款’的时候,嫌疑人就让张女士发送裸照照片,以及手持身份证、借条拍借款的视频,在这种情况下,张女士借到了5000元,还了前面的债,而她的债务也从5000元变成了1万元,翻倍了。”民警说。几个月的时间,张女士以“过桥借款”的方式以贷养贷,漏洞越来越大。民警说,张女士在4个月内都是以这种过桥的方式借款,累计借条达500多万元,实际借到手只有200多万元,而且这200多万元里面,大多数钱都是为了去还一开始借款的5000元钱的漏洞。年化超2000%高利非法放贷3名嫌疑人落网当张女士签下共计550万元的借条后,王某等人就开始利用各种方式催款,连番“轰炸”张女士的手机,还将她的裸照与视频一次次发给她进行恐吓。“张女士这个精神状态是越来越差。父母带张女士去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根据医生的诊断,张女士有中度的抑郁。在跟家属交流的过程中,张女士有多次离家出走,有多次萌发要自杀、跳楼的念头。”民警说。调查清楚事实后,四月初,越城警方锁定了3名嫌疑人张某、闪某和王某,迅速到河北廊坊一出租屋将3人抓获,现场查证涉及借款对象50余人,涉案金额上百万元。据犯罪嫌疑人交待,他们从2022年初开始在网络打广告吸引像张女士这样的贷款人,以年化超2000%的高利非法放贷,造成多名贷款人不堪重压离家出走、精神抑郁等,社会影响恶劣。目前,这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诈骗罪以及催收非法债务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警方提醒,办理贷款应选取有正规资质的金融机构,如发现遭遇“套路贷”,要避免因一时冲动直接与对方产生暴力对抗,同时尽可能完整地保存相关证据,尽快向警方求助。民警提醒广大群众,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遇到经济方面的问题时,要主动和家里人进行商量,不要通过网络上不正规的借款渠道去借款。
近日,甘肃天水一则关于一位父亲离婚后女儿选择与继母生活的新闻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这位父亲再婚后带着与前妻生育的女儿丁某与新妻子共同生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对夫妻在2021年开始分居,最终在2022年1月离婚。法院审理中征询了未成年孩子丁某的意见,丁某表示愿意随继母生活,法院最终判决丁某由继母抚养。这样的判决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许多网友纷纷表示,孩子不幸离异,但是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好的继母。继母的善良和爱心让孩子感受到了温暖和安全,因此孩子选择了和继母生活,这是一种非常感人和令人敬佩的选择。许多网友认为,这种选择不仅体现了孩子的感恩之心,也证明了养恩大于生恩的道理。在现代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越来越复杂,父母离异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抚养权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于父母离异的孩子而言,他们需要得到足够的关爱和关注,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该更多地考虑孩子的意见和感受,以保障他们的权益。在这个案件中,丁某的选择证明了继母在她心中的地位,也证明了亲情和爱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学习丁某的感恩之心,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并且为保障孩子的权益和利益而努力。在这个充满爱和关怀的世界里,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足够的尊重和关注。
4月28日凌晨,四川南充市嘉陵区,张某被“杀手”约在一条小巷见面。按对方要求,他用番茄酱和毛巾伪造出自己眼睛受伤致残的假象,以便“杀手”拍照发给“雇主”交差。等“杀手”拍照离开后,张某担心“雇主”得知真相后还会雇人伤害自己,终于决定报警……后经警方调查证实,雇佣这个“杀手”的人,是张某之前在网上认识的女子陈某。当时,对方曾表示欲领养一个女儿,而张某有一个刚出生的女儿,而他觉得自己没有经济能力抚养照顾。最近几年,陈某给予张某父女不少经济上的帮助。后来,双方因收养问题产生矛盾,张某在社交平台上的一些言论让陈某“很生气”,便决定在网上找“杀手”教训张某。5月7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南充嘉陵警方获悉,目前“杀手”和“雇主”均已被警方抓获并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杀手”来了:约男子见面伪造致残现场拍照要求雇主支付佣金4月28日凌晨,张某和受雇前来教训他的“杀手”,约定在位于南充嘉陵区儿童公园附近一个巷子见面。前一天的凌晨4时许,“杀手”李某从云南抵达南充后,提前联系张某并告诉他,有人雇自己来教训他,并向张某提供了自己和“雇主”之间的聊天记录。按照李某的说法,他并不愿真的伤害张某,他只想从“雇主”那里顺利拿到剩余的8万余元“佣金”。李某告诉张某,如果不想受到伤害,就要配合他演一场戏,伪造张某被伤害的现场,方便自己拍照向“雇主”骗取佣金。因担心受到伤害,20多岁的张某表示同意“杀手”的计划。在昏暗的小巷里,李某和张某用番茄酱和毛巾伪造出后者眼睛被弄瞎的场景。之后,李某用手机对着张某“受伤”部位拍照,然后发给“雇主”张某以证明自己完成了任务,要求其支付剩余的8万余元佣金。神秘女“雇主”:曾想收养其女儿并提供资助后双方发生矛盾张某今年20多岁,四川南充人。事后证明,“雇佣杀手”前来教训张某的陈某,与张某早在2021年年底就通过网络认识了。红星新闻记者采访获悉,2021年年底,张某女友未婚先孕。孩子出生前,张某在网上认识了欲收养一名女婴的女子陈某。据警方介绍,陈某30多岁,离异,家里经济条件不错,已有一个儿子,一直想再收养一个女儿。据了解,张某女友为其生下一名女儿后,跟张某分手,女儿留给张某抚养。不过,张某父母离世,自己又没稳定的工作,独自抚养照顾女儿很吃力,张某便常求助陈某提供一些物质和经济上的帮助。陈某在四川自贡生活,后邀请张某到自贡工作,并表示可帮其照顾女儿。后来,张某带着女儿到自贡并在当地做小生意,女儿则交由陈某照管抚养。双方后因收养问题产生矛盾,陈某让张某带其女儿离开,得知张某在社交平台上一些言论后很生气,决定在网上找“杀手”教训张某一顿。受害人报警:“杀手”和“雇主”先后落网已被警方刑拘今年4月初,陈某在网上找到一名自称可以“收钱办任何事情”的人。双方通过一番讨价还价达成合作意向,由陈某出10万元,对方负责将张某教训一顿致残。之后,陈某向对方约定的账户转了几千元路费,后因对方有事“无法完成任务”,又将李某介绍给陈某。之后,陈某向李某提供张某的照片和工作地点,并预付了几千元路费。4月28日凌晨,“杀手”李某和“目标”张某伪造现场并拍照离开后,李某从南充赶往成都。当晚11时许,陈某亦赶往成都,并将3万元现金放在一宾馆房间,李某前往房间拿到现金后更换了一家酒店住宿。而在南充,“杀手”的出现一直让张某忧心忡忡,虽然自己并未受到伤害,但他担心陈某发现他们伪造现场后,还会雇人伤害自己,于是前往公安局报警。接到报警后,当地警方立即展开调查。4月30日凌晨,“杀手”李某被警方抓获,之后“雇主”陈某亦落网。5月7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南充嘉陵警方获悉,目前犯罪嫌疑人陈某因涉嫌故意伤害罪、犯罪嫌疑人李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劳动者工作地点属于劳动合同中的重大事项。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用人单位对工作地点的调整如果对劳动者带来实质性影响的,应得征得劳动者的同意。然而,湖南一公司的北京分公司就因违反上述法律吃了大亏。公司未与员工何某某协商,以办公室装修等为由,单方面将其工作地变更为长沙,并要求限期到岗。何某某当即表示拒绝,并指出公司未协商便单方面调岗是违法的,同时未在限定期限到岗。公司一怒之下,以何某某旷工为由解除劳动合同。该案件经过仲裁、一审、二审以及省高院再审,最终何某某获赔14.26万元。公司单方面调岗员工旷工被解雇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官网披露的判决书显示,何某某2009年5月22日入职湖南某公司,双方签订有书面劳动合同。2018年1月1日,双方约定劳动合同变更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月工资标准6200元。2020年7月,公司提交了工作地阶段性调动通知书,称因办公室装修,验收部全体员工暂调长沙市工作,期间为2020年8月5日至2021年2月8日,要求何某某2020年8月6日到公司人事部办理报到手续。何某某否认收到该通知书。2020年8月13日,公司向何某某发出限期到岗通知书,认为何某某至2020年8月13日未到岗工作,已属旷工,并要求其2020年8月18日报到上岗。何某某当日向公司发出回复函,声称不认可调动通知的内容,并认为公司的领导和负责人所说的调动原因是因要节约成本,裁撤部门。2020年8月24日,公司向何某某发出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以何某某2020年8月6日至2020年8月20日旷工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何某某申请劳动仲裁,北京市朝阳区仲裁委作出不予受理通知书,决定不予受理。然而,何某某不服,起诉到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并请求法院判决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142600元;支付年终奖31000元。一审、二审:公司违法!赔14.26万一审法院认为,何某某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故法院认定何某某系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但自2014年起何某某一直实际于北京分公司工作,且由北京分公司为何某某缴纳社会保险、发放工资,故法院认为北京分公司亦应对何某某承担用人单位的义务。何某某2014年起长期在北京市工作,公司于2020年7月、8月要求何某某前往长沙市报到上岗,属于公司提出对其工作地点的变更,而工作地点作为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应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进行变更。本案中,公司向何某某发出限期到岗通知书后,何某某已回函表示不同意变更工作地点,在此情况下,公司直接以何某某旷工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法院认定公司违法解除与何某某的劳动合同,公司应支付何某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142600元,北京分公司亦应一并承担责任。综上,法院判决公司和其北京分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142600元。不过,公司又不服了,遂向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公司及其北京分公司上诉主张其进行临时性工作地点调整系经营之必须,具有一定合理性,故何某某拒绝调动并旷工,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对此,法院认为,公司对何某某工作地点进行调动,且工作地点跨度较大,涉及劳动者的重要权利,公司应充分与何某某进行协商。在双方未充分协商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公司在2020年8月6日直接取消了北京市考勤机中验收部员工的名单,后公司向何某某发送限期到岗通知,何某某亦明确拒绝变更工作地点。之后,公司以何某某无故旷工为由解除与其的劳动合同不妥,一审法院认定解除行为系违法解除,并无不当。何某某有权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赔偿金。一审法院核算的数额并无不当。综上,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公司喊冤:临时性调动有必要性及合理性,解除合法然而,公司及其北京分公司还是不服,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并给出如下理由:1、因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影响,公司亦与全国所有企业一样,经营造成严重影响,公司业务几乎停顿。为应对疫情所带来的影响,公司经慎重研究,决定将包括何某某所在的验收部全体人员临时调回至位于湖南长沙的母公司工作。该临时性调动工作地点系因北京分公司经营场地不具备工作条件,该调动系经营之必须,具有合理性及合法性和紧迫性。2、用人单位依法享有用工自主权,公司有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对何某某调岗。公司已将工作地阶段性调动书面通知送达给何某某,何某某作为劳动者理应服从公司临时性调动的安排,其采取消极对抗,拒不服从公司劳动规章制度,逾期到岗的行为已构成旷工,公司依法有权解除劳动合同而无须承担任何赔偿责任。高院:工作地点调整应征得劳动者同意一二审判得对北京高院经审查认为,劳动者工作地点属于劳动合同中的重大事项。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用人单位对工作地点的调整如果对劳动者带来实质性影响的,应征得劳动者的同意。如果用人单位认为存在不可抗力或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必须对劳动者工作地点进行调整的,也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公司将何某某的工作地点由北京调整至长沙,即使如公司所称仅是临时性调动工作地点,也对何某某带来了实质性影响。在没有与何某某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公司单方解除与其的劳动合同,没有法律依据。一、二审法院依据查明的事实,所作处理并无不当,公司及其北京分公司申请再审的理由不能成立。综上,高院裁定如下:驳回公司的再审申请。(当事人系化名)
近日,桂林全州一男子在行车途中,为了逃避民警的检查,竟然强行冲卡,还扬言要“撞死民警”,态度十分嚣张!当天下午4点半,高速交警在全州凤凰收费站开展行动中,对一辆桂A牌玛莎拉蒂进行例行检查。驾驶员慌乱的神情让民警警惕起来。现场声:驾驶证没有拿。(电子的也得,行驶证给我。)行驶证放在家里。(身份证号。)身份证号记不得。不配合检查,那就进行人脸识别吧。结果交警发现这名男子说的姓名与实际不符。在交警的再三询问下,对方这才承认自己是无证驾驶。交警让吴某交出车钥匙,不料他借机上车后,情绪激动起来,拒不配合,随后竟然多次轰油门,并扬言要撞死民警,威胁民警放行。现场声:(告诉你不要冲了哦,告诉你不要。)关门给我。(我告诉你不要冲。)车钥匙。(我再说一遍)关不关,我马上撞死你。(我告诉你,你不要冲的哦。)我马上撞死。男子最后强行驾车驶离了现场。民警立即通过科技侦查手段,成功查找到他的身份信息,男子姓吴。经查,事发当天,吴某驾驶的马萨拉蒂是从车行里租来的,自己并没有驾驶证。见到交警拦车,害怕被处罚,所以才试图强行冲卡。根据相关规定,民警对吴某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的违法行为处以1500元的罚款,以及15日以下的行政拘留。而其涉嫌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将由当地警方做进一步调查处理。
5月7日上午9时过,在自贡市大安区广华的一家中国体育彩票销售门店内,店主朱先生正在店里清理购彩者兑完奖后的彩票。四天前,一位购彩者在朱先生店里打排列3,朱先生误打成排列5,因为对方不要,朱先生“被迫”自掏腰包买下。最终,这张18元3注3倍的排列5彩票,却中出30万元大奖。打错购彩者的彩票彩票店主却因此中得30万元大奖“那天是5月3日,晚上8点17分,因为是周三,超级大乐透开奖,店里比较忙,购彩者也很多。”朱先生回忆,一位40多岁的女性购彩者来店里买彩票,她是老顾客了,在我这里买了5、6年的彩票。朱先生说,她先是在电脑前研究了半天,然后走到吧台来,把她要打的号码念给他听。“平时比较忙时,我都让他们写出来给我,免得打错。那天她可能也赶时间,就直接念给我听。”结果这一念,却“念”出了30万元的大奖。“她本来是打排列3,结果我忙起来了,以为她要打排列5,就直接把她念的4注排列3打成了3注排列5。”封面新闻记者看到,这张彩票是当晚8时17分20秒打出来的,3注排列5,3倍倍投,共18元。“她表示我打错了,喊我重新打,我就马上又给她重新打了一张3倍倍投的排列3彩票。”因为一念之差的阴差阳错,这张购彩者不要那张打错的彩票,而朱先生只好自掏腰包买下,最终却让他中得30万元大奖。曾劝购彩者“捡到”被拒错失大奖的购彩者也中得排列3彩票3120元“当天晚上,我回到家在处理家务,她就给我发了个信息:今天打错的那张彩票,是不是中奖了?”朱先生说,我当时忙起来没看,彩票也放在店里,于是就让其他彩票站的店主在终端机上拍了张照片发给我。等到照片发过来一看,朱先生乐了,他的站点真的中出了3注排列5。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拿着这张彩票到四川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自贡分中心进行了兑奖。扣税之后,到手24万元。“当时,我曾经劝过她,要不你把这张彩票捡到嘛,万一真的中奖了呢?!”朱先生说,但是对方还是坚持要他重新打排列3,最后这位购彩者3倍倍投的排列3彩票,也中得3120元。朱先生解释了打错彩票却中得大奖的细节:“她一共要打4注排列3,分别是224、221、223、220,但是我以为是排列5后,打出来的却是22421、22423、22420。”最终,两张彩票的第一注都分别与当期排列3和排列5开出的获奖号码一致。每月打错彩票超百元24万元奖金准备给儿子将来结婚使用其实,彩票店打错彩票是常有的事。朱先生每个月有100多元的彩票会打错,许多购彩者都会要求重新打,那么这些彩票就只有他自掏腰包,“有时能卖几张出去,但大多数都是我自己‘贴’了。”“说实话,那晚要是她用手写的号码,就不会有这个乌龙了,而我也没有这个运气中得30万元大奖。”朱先生感叹,这次获得大奖纯属运气,大家都说他“运气太好了”,但还是挺开心的。当时打错彩票,要倒贴18元,朱先生多少还是有些不开心的。“我想到又要自己倒贴18块钱,没想到是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他介绍,对于24万元奖金,他准备存起来,等儿子结婚的时候拿出来使用。
近期,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话题之一就是性骚扰,而有人指出,这种行为并不仅存在于工作场所和娱乐场所,甚至在医院和手术室里也有发生。护士陈凤(化名)曾在医院消化内科轮转时,亲身经历了医生在手术室里频频讲黄色笑话的场景,使得她感到非常难过。但她又说不清楚这到底算不算性骚扰。实际上,医生在手术室里讲黄色笑话并不是罕见现象。据广东某县的一位医生小王(化名)的评估,这种行为在医生和相关工作者中可能占到80%。甚至女性也可能参与这种行为。小王说:“说实话,女性讲黄色笑话现象也存在。”但这种行为应该引起警觉和反对。在医院手术室内,医生和护士承担着患者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任,过于放松和轻佻的言论和行为将会严重威胁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损害患者权益。性骚扰不仅仅有害于工作环境,更是对人格尊严的挑战。因此,医护人员应该时刻以专业精神和职业操守为指南,坚守医疗道德,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我们也期待监管部门加强对医院和医务人员行为的监管和管理,以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利益不受侵害。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回到那个病房,隔壁床位的老王在讲黄色笑话,小李生气地批评他:“你在这里讲黄色笑话,是不是有点过分了啊!”老王摊手道:“怎么了,不是说医生在手术室里讲荤段子很正常吗?女性讲荤段子现象也存在啊。”“但这种行为应该得到警觉和反对吧?”小李认真地说道,“在医院手术室内,医生和护士承担着患者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任,过于放松和轻佻的言论和行为将会严重威胁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损害患者权益。”“哦,这么严重啊!”老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那我们以后就不在病房里讲笑话了。”“不止是病房里,医院和医务人员应该时刻以专业精神和职业操守为指南,坚守医疗道德,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小李补充道。“没错,我也这么认为!”一个正在住院的医生进来了,他赞同小李的说法。“但是,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医院和医务人员行为的监管和管理,以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利益不受侵害。”另一个正在住院的护士也加入了讨论。“没错,我们要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大家纷纷表示赞同。“好的,我们大家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以后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严格要求自己,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医生和护士们郑重地表示。正如陈凤所说,她不知道医生在手术室里讲黄色笑话算不算性骚扰,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但是,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性骚扰问题的严重性,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在其他场所,我们都应该时刻保持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近日,网传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一学生在学校洗澡时触电身亡,引发广泛关注。5月7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就该校一学生“洗澡晕倒后抢救无效死亡”发布情况通报。通报称,2023年5月4日晚22时20分许,我校学生岑某某在学校宿舍卫生间洗澡时晕倒,经120及时抢救无效死亡。目前,警方已初步排除案件可能,岑某某同学的确切死因需待相关部门进一步确定。该生的突然离世,学校深感悲痛和惋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事,成立了专门处置工作小组,均在积极协助警方和家属进行调查和妥善处理。希望大家不信谣、不传谣,待事情进一步明确后,我校将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近日,山东淄博一伴郎团接亲暴力踹坏新娘家门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这起事件的视频显示,伴郎团在接亲过程中采取暴力手段,将新娘卧室的门踹破,导致新娘大声喊叫。视频中,有人提到要给红包,而另一人回答说门已经被踹破了,红包还有什么意义呢?据拍摄者孙女士介绍,这是因为进入新娘家的第一道门花费了较长时间,新郎朋友和伴郎们变得着急,于是在进入第二道门时采取了暴力手段,将门踹破。尽管新娘当场生气,但司仪及时调节了气氛,接下来的流程继续进行。孙女士解释说,这一事件只是个别现象,并不代表淄博人的常态。然而,这起事件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网友们纷纷表示,接亲过程过于闹腾,不一定符合新人的期望和愿望。有人开玩笑说,既然门都被拆了,那就拆掉新郎家的大门吧。还有人分享了类似的经历,称男方采取暴力手段撞门,甚至将阻挡门口的女生撞飞,导致新娘勃然大怒。这起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于婚礼仪式中暴力行为的思考。婚礼是一个庄重而喜庆的场合,应该充满着温馨、善意和尊重。然而,一些人在婚礼过程中过于热闹和闹剧化,忽视了对新人的尊重和祝福。这种暴力行为不仅破坏了婚礼的庄重氛围,也可能对新人的心情造成负面影响。在婚礼中,我们应该强调尊重和理解。新郎和伴郎团作为新娘的重要支持者,应该以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参与婚礼,为新人带来祝福和喜悦。他们应该认识到,婚礼是新娘和新郎人生中的重要时刻,是两个家庭的融合和祝福的象征。因此,他们的行为举止应该与婚礼的庄重氛围相匹配,避免任何形式的暴力或冲突行为。婚礼司仪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以及出色的情绪管理技巧。司仪应该时刻关注新人的感受,并通过巧妙的话语和活动来调节气氛,确保婚礼的进行顺利而愉快。在遇到紧张或意外情况时,司仪应该冷静应对,稳定局面,以保证新人和在场宾客的愉快体验。同时,作为参与婚礼的亲友和宾客,我们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我们应该尊重新人的选择和决定,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祝福。在婚礼现场,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过度喧闹或采取冲突行为。我们可以通过热烈的掌声、欢呼和祝福来表达对新人的喜爱和祝福,而不是采取过激的行为,破坏婚礼的和谐氛围。此外,婚礼行为的规范也需要得到广泛的宣传和普及。婚庆服务提供商、婚礼策划师等相关从业人员应该加强对婚礼仪式的规范指导,教育新人和宾客们尊重婚礼的重要性,提倡和营造温馨、喜庆和尊重的婚礼氛围。媒体和社交平台也可以通过报道正面案例和推广文明婚礼的理念,引导公众关注婚礼文化的健康发展。总之,婚礼是人们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应该以尊重、理解和善意为基础。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所有参与者都应该意识到他们的行为举止对于新人和整个婚礼的意义和影响,以下是一些建议,以确保婚礼的庄重和和谐:1、尊重个人选择:每对新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价值观念,他们的婚礼仪式可能与传统不同。作为亲友和宾客,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不对其进行过多的干涉或评判。理解并接纳不同的婚礼形式和风格,以使每对新人都能在自己喜欢的方式下度过这一重要时刻。2、理解新人的感受:婚礼对于新人来说是一次激动人心的体验,但同时也可能带来压力和紧张。作为亲友和宾客,我们应该体谅新人的情绪,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关怀。通过积极的言语和鼓励,让新人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支持和祝福,帮助他们度过婚礼中的紧张时刻。3、倡导文明行为:在婚礼现场,我们应该以文明和礼貌的方式表达喜爱和祝福。避免过度喧闹、争吵或冲突行为,不给新人和其他宾客带来困扰或不适。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婚礼现场的规定和安排,遵守礼仪和座次安排,以确保婚礼的顺利进行。4、关注社会风气的培养:婚礼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其风气和态度的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媒体、社交平台和相关组织可以加强对文明婚礼的宣传和倡导,引导公众形成尊重、理解和善意的婚礼氛围。同时,也应该关注和报道那些展现爱与和谐的婚礼案例,以激发更多人的共鸣和参与。
5月6日,郑州市民李先生晒出一张中药单引发热议。李先生称其在郑州市某医院开30服中药,合计23740.42元,因为对药价存疑,李先生曾尝试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反馈问题,“回复是明码标价”。李先生晒出的中药处方显示,4月8日,其在郑州市第二中医院中医肿瘤科就诊,临床诊断为肺ca,指肺癌。处方单内包含37种中药,包含西红花、蕲蛇、全蝎、蛤壳等,药方中显示,该处方中价格最高的一味中药饮片为蕲蛇,540克共计5358.96元,约合9.924元/克,另有一味西红花,90克共计3952.8元,约合43.92元/克。处方单底部显示,30服中药合计24240克。并标注:处方当日有效,按卫生部规定,药方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该药单引发网友讨论,有网友评论道:即便是分成30服,一服药约重808克,接近2斤,患者如何服用?且每服药约800元,是此药方真有奇效还是名贵药材堆叠谋利?5月7日,顶端新闻记者联系到该医院,咨询患者质疑药方相关问题,接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的中药都是按照药监局规定的药材标价来制定的,若病患有异议可以到医院进行反馈,我们来沟通解决。”随后,顶端新闻记者联系郑州市二七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询问上述医院药方定价是否合理,工作人员说:“中药、药品的定价等相关问题属于物价局管理,有相应的标准,医院根据标准执行。”7日下午,顶端新闻记者联系到郑州市二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价格科工作人员回应:“因为郑州市第二中医院属于公立医院,对于西药监管这部分是不允许加价的,中药根据其不同种类,比如中药饮片、中草药等,相关的管理条例也有区别。”同时,二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向顶端新闻记者解释,中草药会因为产地、生产厂家、品种等因素影响,价格有所不同,“比如某品牌牛黄丸,不同药店购买的价差会达到500元以上,其中就有产地因素以及天然或人工合成因素等影响。若对该医院定价存疑建议投诉反馈。”对于李先生质疑的高价药单现象,该工作人员建议:“消费者可以先和医院沟通,若还是对价格存在异议,可以将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关诉求反馈到12315平台,我们接到这条线索后,会去到现场审查,若有违规问题会根据相关规定给予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