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浏览
- 2023-08-04
近日
校方回应食堂饭菜中吃出老鼠头
长牙的鸭脖令人如鲠在喉
等话题登上热搜
引发网友热议


高校食堂饭菜中吃出老鼠头?
6月1日
一则“江西一高校饭菜中吃出老鼠头”
的视频在网络传播
视频中
当事学生在学校食堂的一家档口
买了一份鸭脖饭,准备享用时
却发现饭菜中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
形状像极了老鼠头

对此,6月3日晚
涉事高校官方微博
发布情况通报回应此事称
视频拍摄地点确实在我校食堂
当事学生本人在事发当时
即邀请同学共同对“异物”进行了对比
确认“异物”为鸭脖
为正常食物
该学生已现场作出书面说明
对视频内容进行澄清

4日,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工作人员表示
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已经派人去核实了
拿去专门的检测机构送检
有时候看东西形状很像
但是经过工作人员核实
确实是鸭脖


涉事学校曾因“老鼠事件”
被联合执法
记者调查发现
这已经不是该校
第一次出现“老鼠事件”
早在2021年
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就曝光过一次此类事件



2021年,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曝光该校有老鼠问题的情况说明(视频截图)

对涉事学校进行现场执法视频画面(视频截图)

对涉事学校进行现场执法视频画面(视频截图)
网友:“指鼠为鸭”
“鸭脖怎么长了牙”
该事件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有网友质疑“这谁来看都不是鸭脖”
“鸭脖怎么长了牙”“指鼠为鸭”





还有网友们表示震惊和愤怒


更有网友质疑
高校食堂的卫生管理和食品质量
呼吁相关部门介入调查


动物专家:
若图片属实,80%为鼠头
6日下午,记者联系到了某高校一位从事啮齿类动物研究30多年的专家,他表示自己已经看到了新闻图片,“仅仅从图片来看,如果图片属实的话,那应该就是一个小鼠的头部。”
这位专家表示,自己只看到了图片没有看视频,“它有上下的门齿,新闻里有一个正面的图,它有鼠的犬齿,特别是下面犬齿很长,它会生长,如果图片没有造假,我觉得那就是鼠头,如果是鸭脖的话,它不会有那种白色的东西。 ”

专家表示:“我看到消息说已经送检了,对于专业人员来说应该是常识,啮齿动物的牙齿,它不但白,而且中间还发黄,一眼就能看出来。”
专家也谈了自己判断的原因,“啮齿动物的头骨,特别是它的两颗牙,它的上牙短,下牙很长,这个是很明显的。因为它终身都会长,不会像人类牙齿,长到一定长度就不长了 。”
“但我要强调,图片不是特别清晰,也不排除是PS了两颗牙。”专家最后表示:“不管是长度、形状,而且正好是上下两颗, 从我的经验看,如果图片真实的话,哪怕不是很清楚或者只有一个角度,我大致80%(概率)认为那是个鼠头”。
马上评|“鼠头”还是“鸭脖”,怎么就成了罗生门?
近日,一则“江西一高校饭菜中疑吃出老鼠头”的视频在网络传播。6月3日晚,涉事的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发布情况通报称,饭菜中的“异物”经当事人确认为鸭脖。6月4日,南昌市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员称,初步判定系鸭脖。在新闻曝光之初,这还只是一个食品安全事件,可在得到“是鸭脖”的回应后,此事反而迅速发酵,大量网友坚持认为异物是老鼠头,并将“鸭脖说”演绎成了一系列段子、漫画图。至此,这件事已经从一个食品安全事件,演化为舆论传播事件。那么,问题出在哪?网友为什么不相信“是鸭脖”?
一个重要原因或许是,关键信息未披露,关键疑问未解释。比如,图片中被质疑是老鼠牙齿的白色条状物,到底是什么?还有被网友猜测为“胡须”的长线状物,究竟是啥?判定是鸭脖的依据,又是什么?解释这些并不难。在关键之处出现了信息缺席,只会更加让人疑惑。
反过来讲,在关键信息缺席的状态下,网友们根据自己的“眼见为实”和生活经验去判断一样事物,进而发表个人的看法,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更“扎眼”的是,有网友爆料,涉事学校的新媒体中心对学生下发通知,要求学生按照已经拟好的话语模板去新闻评论区留言,并放出了相关群聊内容截图。截图内容显示,话语模板和某平台新闻报道下的留言高度相似。这再一次激起舆论风浪。

是不是鸭脖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如果所谓的留言区也是刻意“制造”的,哪怕本来是鸭脖,也只会让网友产生不信任感。此时舆论锋镝所指,已跳出了“是不是老鼠头”的争论,而是指向校方在这件事中所表现出的操作手法、处事思维与公信力。一步走得不够用心,后面的每一步都会被动。而如果步步走错,所引发的不信任感就会“积重难返”,带来的负面影响就难以消除。
在大众生活深度融入互联网的社交媒体时代,知情权的满足有了更加丰富和具体的场景。对公众围观的热点事件,显然不能只靠一句简单的“结果是什么”来回应,更要呈现调查的过程、细节和证据。它应是一个动态接收、频繁互动的过程。
近年来的很多热点事件,不少地方在回应和处理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媒介素养和互动意识,只是按照传统的、固定的、程式化的步骤去应对,根本没有观察和分析网友们在关心什么、质疑什么,应该如何和他们互动,如何把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
值得一提的是,据媒体报道,这已经不是该校第一次出现“老鼠事件”,早在2021年,南昌市监局就曝光过该校后厨进老鼠的问题。这就更加深了网友下意识的联想和不信任。这一次,南昌市监局也已经介入,我们期待真相大白,也期待最后权威的调查能够让人信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