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4年中国网民总规模达6.49亿,如下图所示我们可看到中国网民的数量一直出于增长阶段,而与此同时中国网购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这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用户账户的安全,相信在一系列的互联网泄密事件频发的大背景下,只有比较少的一部分人依旧认为互联网是安全的。而事实上,网络并不是安全的,这必然影响用户对在线交易的不信任,那么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SSL证书是一个安全协议,最初是由美国网景NetscapeCommunication公司设计开发的,全称为安全套接层协议(SecureSocketsLayer)。主要有以下特点:1.信息传输的保密性;2.数据交换的完整性;3.信息的不可否认性;4.交易者身份确定性。安装过SSL证书的网站可以以https://的形式来访问网站,而且一些高级一点的证书比如EVSSL证书,安装过该证书之后,用户访问时浏览器的地址栏会变成绿色,并在地址栏后面显示一个安全锁标志和轮流显示此网站的单位名称和此证书的颁发机构,明确指出此网站的身份已经此证书颁发机构严格验证,网站安全可靠。据部署过EVSSL的网站统计,其交易量提高可达27%会对传输层进行强制性加密。也因此安装SSL证书是防止用户被钓鱼的方法之一,它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并增强人们对网上在线交易的信心。
每当人们访问网站时,都会获得更多有关受众的数据。但您真的在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吗?你对他所有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做了什么?您网站的流量数据对您的业务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资源。它不仅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您的受众以及他们的行为,而且当您充分利用它时,它还可以帮助您获得更多客户并实现更多销售。这就是为什么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如何利用网站数据来吸引更多客户并在此过程中发展您的业务:了解访问者如何使用您的网站找出究竟是谁在访问您的网站,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产生更多销售了解如何寻找模式并更好地了解用户行为如何测试您的理论和假设以及如何使用这些信息来改进您的结果因此,暂时不要专注于如何为您的网站获得更多流量,而是专注于如何将更多流量转化为客户。以下是一些有用的提示、策略和工具,可以提供帮助:找出谁在访问您的网站并优先考虑最佳潜在客户对于B2B企业而言,了解哪些公司正在访问您的网站(以及他们在您的网站上做什么!)会对您的销售产生巨大影响——当然,如果您还充分利用这些知识,则可以发挥其全部潜力。原理很简单;以下是所涉及的步骤:找出谁在访问您的网站以及他们为哪些公司工作(稍后我将向您展示如何做到这一点)了解他们在您的网站上做了什么:他们查看了哪些页面、他们完成了哪些表格、他们下载了哪些内容、他们如何访问您的网站等等优先考虑最佳潜在客户,并根据他们在您网站上的行为(例如,他们可能访问了特定的服务页面-在这种情况下,您可以通过个性化电子邮件与他们联系,向他们提供个性化消息)提供更多信息并向他们发送更多他们可能感兴趣的有用内容)该策略可以让您在方法中更加积极主动和针对性更强,从而对您的销售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并有助于提高营销投资回报率,因为它使您可以专注于产生最佳结果的渠道和最佳投资回报。要使用此策略,您只需要像CANDDi这样的工具来提供帮助;在您的网站上安装代码后,您将能够更详细地跟踪您的网站访问者,并确切了解哪些公司正在阅读您的博客文章并查看您的联系页面(或他们可能在您的网站上做的任何其他事情)):坎迪截图此外,您还将获得有关公司的有用信息(例如公司规模和公司描述),以及他们在您的网站上执行的所有操作、下载的内容和访问的页面的详细列表。您还可以使用对您最重要的指标轻松地为您的潜在客户评分,这样您就可以自动优先考虑您的潜在客户,从而以高效的方式提高您的销售额。有了这些信息,您就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消息与他们联系,并将他们转化为您的客户。改善您网站的用户体验以帮助提高转化率网站数据可以帮助您了解访问者如何使用您的网站以及他们是否拥有良好的用户体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告诉您最重要的信息是否正在传递到您的网站,他们是否可以看到您的号召性用语并与之互动,并找出他们感到无聊和失去兴趣的地方。这些信息非常有价值,因为它可以帮助您:改进您的网站导航以增加在网站上花费的时间和转化次数消除任何阻碍访问者转化的“障碍”改善整体用户体验以增加在网站上花费的时间通过根据您的数据进行优化来提高着陆页的转化率更好地了解您的受众及其兴趣为了帮助您发现有关访问者的所有这些数据,您需要一个工具来准确显示人们在您网站上的行为——例如CrazyEgg。它使用您网站访问者的实时记录和不同类型的热图来准确显示访问者在您网站上的行为:razyEgg截图此外,您还可以使用它来测试不同版本的着陆页,看看哪个版本产生的转化次数最多,并进一步提高转化率。利用行为分析来预测未来行为并提高销售额在上一点中,我们讨论了个人层面的用户行为——每个访问者如何使用您的网站——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提高转化率。然而,另一个非常有用的信息是访问者如何使用您的网站,作为一个整体。不同的受众群体如何浏览您的网站?哪些页面让他们退出您的网站?他们如何与您的产品互动?您可以发现哪些特定的行为和模式会导致转化或销售?这就是像Mixpanel这样的工具可以提供帮助的地方;使用行为分析和数据科学,它有助于收集有关访问者的宝贵数据,并以高度可视化、易于理解的方式将它们整合在一起。首先,它会从所有网站访问者那里收集数据,并使用这些信息来帮助识别趋势和模式,例如他们与哪些页面互动最多,以及他们与哪些内容互动:混合面板截图然后,一旦它帮助您识别所有这些趋势,它还会使用相关性分析和其他数据科学技术查看这些趋势发生的原因;这会告诉您为什么用户可能会与页面或内容互动,以及为什么他们可能会根据他们在您网站上采取的操作进行转换。使用所有这些有价值的数据,您将能够形成新的假设,然后实时测试它们以查看它们如何影响您的结果并找到提高转化率和销售额的方法。结论定期的网站分析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但如果您想不断改进结果——即改善在网站上花费的时间、产生的转化次数和总销售额——那么您需要更深入地挖掘分析并利用正确的工具来提供帮助.使用本文中提供的技巧和工具来帮助您发现有关访问者和客户的更多数据,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行为并利用所有这些知识来提高转化率和销售额。
本文从多个维度对主流的社区论坛系统进行对比,分别对免费的DiscuzQ(下文简称dzq)和付费商业的短说社区进行横测。对比产品版本:Dzq:2.3短说社区:3.1对比平台:手机:华为mate30proPC:win10评测维度:技术框架UI功能对比应用场景支持上线周期与成本1.技术框架PC端手机端App接口后端dzqElementUniappUniappLaravel短说ElementUniappUniappThinkphp综合来说两款产品在框架选择上差不多,目前了解到dzq3.0版本会改用react、taro、next。具体由于还在测试阶段不好说。得分:Dzq:5/5短说:5/52.UI风格UI风格方面,dzq更加简约,短说更加丰富。两者均采用了蓝色作为主色调。由于功能相对比较简单。对于不同的产品复杂度来说,两款产品的UI上的把握不相上下。由于dzq采用单个圈子结构,所以需要与短说的版块页面进行对比。图.dzq首页图.dzq发布页图.短说首页图.短说版块页图.短说社区发布页3.功能对比两款产品由于生命周期的不同、产品定位的不同,表现出来的功能设计差异很大。目前dzq主要在完善基础功能和框架,而短说在不断更新迭代推出新的功能扩展。3.1产品结构产品结构上,dzq采用的是单圈子的形式,每一个dzq的站点表现均为一个独立的圈子,可以理解为小圈子模式。而短说采用了版块+分类的结构,可以理解为多圈子模式。从结构上,dzq是小社群的模式,而短说是大社区的模式。除此结构之外,短说还支持频道,可通过频道对不同版块内的不同条件的内容进行筛选,3.1版本支持瀑布流和沉浸式视频浏览模式的频道,功能较为丰富。另外,dzq和短说都支持话题功能,都可以挂载话题进行讨论。相对而言小圈子模式无法实现大社区的向上兼容,而大社区模式可以向下拆分为小圈子,实现对社群的兼容。所以此项对比,短说得分更高。Dzq:3/5短说:5/53.2产品定位通过官方提供的宣传信息,dzq的定位为私域流量经营工具,短说定位为集社区论坛、电商商城、知识付费三大版块为一体的整合运营系统。两个产品之间的定位有所不同,dzq显然定位更加细分,而短说定位则更加大。从目前的产品的功能架构来看,dzq所有的功能均围绕社区展开,短说则同时支持自营电商、知识付费。总结:dzq专注于做小而美,短说则更加倾向于大而全。在企业资源恒定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的发展策略更有优劣。评分:Dzq:4/5短说:4/53.3平台支持平台支持方面,目前官方提供的支持清单如下PCH5APP微信小程序钉钉企业微信嵌入其他app接口dzq√√官方未发布√×××短说√√√√√√√另外一个比较方向为嵌入其他app或者平台,短说提供标准化的对接接口和对接方案并提供了完整的对接文档和faq,对于开发者来说更加友好,而dzq则需要自行实现开发。值得一提的是,dzq采用uniapp开发,理论上是支持app的,但是官方尚未发布app版本,所以平台支持上,我们打了问号。况且app的支持并不是直接兼容运营,而是要针对app的运行场景适配运营模式和功能,这一点短说做了很多工作,包括appleid登录打分:Dzq:2/5短说:5/53.4登录方式与入口Dzq:目前支持微信账号登录、手机号登录、用户名登录短说社区:目前支持手机号登录、微信账号登录、企业微信账号、钉钉账号、邮箱登录、关注公众号登录(仅限pc端)、手机号一键登录(仅限app)、AppleID登录(仅限app)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由于dzq未发布官方app,所以对于app来说是缺失的。目前主流app大多支持的手机号一键登录短说也予以支持,方便用户快速注册。评分:Dzq:2/5短说社区:5/53.5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方面,dzq由于产品定位原因,核心功能为与私域流量变现相关的功能,包括付费加入、付费看帖、付费视频、付费图片、悬赏提问,主要功能均围绕付费变现方向展开。而短说方面,则更加看重与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机制的互动。短说目前在私域流量变现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困难。从3.1版本开始,短说开始重视这方面的功能,目前已经在3.1实现了付费入圈的功能。但是其他的付费场景较少。短说方面具备付费会员功能。此外在功能方面,短说更注重于社区的运营,比如在版块结构之上提供了类似于门户的频道功能,满足了横跨版块的信息聚合需求。具备更多的深度运营的考虑。用户认证与权限机制方面dzq较为简单,目前已经提供了对用户的头衔名称的展示。权限节点方面,短说提供的节点数与dzq数量上相差不大。值得一提的是,短说的权限系统较为复杂,同时结合了用户等级、用户身份,提供了多种维度多角度的权限绑定机制。图.短说的用户组分类图.短说版块的权限细分在头衔的机制上,dzq相对简单,短说实现的方式更加复杂。通过认证机制,用户可以主动通过填写资料提交审核来获得头衔,管理员可以自由设置认证所需字段,同时系统还提供了常规的内置的字段。自定义字段除了在认证中被使用到,还在活动、个人资料处被使用。3.6后台功能对比后台功能方面,dzq立足于开源系统,简单干练,没有多余的功能。而短说则有更细的功能管理分类。笔者自己搭建了一个dzq,同时体验了短说官方提供的演示站,对两者的后台功能进行截图。值得一提的是,在商业配套方面,dzq提供了腾讯云全家桶的开通配置。而短说则提供了商业扩展的商店。同时短说还提供了一些云服务,以降低客户的部署难度。目前云服务提供了IM即时聊天和全文搜索。均为商业客户提供了免费试用。目前两个云服务均未开始收费。图.dzq后台界面图.短说管理后台3.7特色功能短说的特色功能:短说3.1版本开始支持付费社群和短视频体验优化。实现了多终端跨终端的仿抖音形式。图.短说沉浸式视频与瀑布流列表短说还支持商城、知识付费功能。图.短说支持任务中心3.8其他站长关心话题Q1.如果我是老discuzx站长,能否将老网站迁移到短说或者dzq上,是否有相应的工具?A1.目前dzq2.x提供了一个数据转移工具,支持老的数据迁移。而短说方面,也提供了discuz数据迁移工具。但要注意的是,由于功能上的差异,discuz的数据并不可全部迁移至两款产品上。由于dzq功能更少,迁移产生的数据损失就会更大。Q2.这两款产品的上手难度和对站长的技能要求高吗?A2.就目前而言,dzq的上手难度较高,免费版本官方不提供点对点的支持,所以目前只能在群内提问的方式,解答也相对较为随意,不保证能解决问题。故对站长的技能要求比较高。需要会基本的开发知识,像打包编译小程序。而短说则由于是商业产品,配套商业支持,提供点对点的群咨询,上线部署工作又都由官方提供,比较适合擅长运营而不擅长技术的站长使用。4.应用场景在应用场景方面,主要考察产品是否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类似有赞之类的成熟产品,除了通用版本以外,还会提供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比如美业的解决方案,新零售的解决方案。而在社区行业,也同样存在一些垂直的应用场景,针对这些应用场景,也不是简简单单整理一个文案就可以满足的。是需要软件厂商针对该场景提供对应的功能。dzq在这方面相对缺乏,目前官方只提供了一个私域流量解决方案,官网上其他的方案大多也都是通过文案形式实现的,属于纸面方案。短说则是提供了多个解决方案:企业内部交流社区、集成接入方案、内容电商方案。目前这些方案均提供了功能层面的支持,并非简单的罗列,而其他方面的话,官网也有做了说明。针对企业内部交流社区,短说官方提供了企业微信、钉钉登录等解决方案,解决了在企业交流场景下的部署问题。针对集成接入方案,短说官方提供了app端、h5端、pc端三端接口,也提供了完整的接入api文档,实施成本较低。针对内容电商方案,短说官方提供了电商模块,电商模块与社区模块产生了联动,包括发帖的时候附加商品,3.1版本新增了沉浸式视频,沉浸式视频浏览模式下可以打开购物袋,通过短视频购物也有了相应的解决方案。5.支持5.1部署搭建服务在支持方面,dzq提供群内官方人员的不定期回复,但不是义务解答。官方不提供商业级的配套支持。需要使用者完全自助,好在官方有配套的文档材料可以提供。而短说由于是商业产品,收取商业服务费用,故在交付后,义务提供使用、技术支持。由于笔者所在公司采购产品后,享受到了完整的售后服务,全程几乎不需要自行动手。从网站搭建到最后的上线、配置完成均无需自行设置。效率很高,服务也比较完善。至于服务时间和范围这块,短说提供7*8小时服务,也可升级7*24小时服务,一般公司只需采购7*8小时即可满足使用。遇到紧急故障,在服务时间外,官方技术人员也会帮忙处理。服务范围方面短说提供售后运营服务和技术支持服务。一般的软件厂商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很少有提供售后运营服务,短说的这一个部分算是比较突出的。服务费交的还是比较值。值得一提的是,当上架微信小程序的时候,足够的上架背景知识是少不了的。稀奇古怪的审核规则,往往让运营人员痛不欲生。所以有配套的服务就必不可少,有经验的商业化产品往往在上架审核这块有独门秘诀,很多配套的材料也都有所准备。如果你是采用开源产品,恐怕在这里会卡上十天半个月。图.某小程序的审核要求5.2升级服务网站一旦部署上线之后,免不了要更新升级,在这方面,dzq的用户需要每次手动更新,可根据官方提供的升级脚本升级。实际使用中,会出现部分版本升级困难的问题。短说则提供在服务期内免费的人工代升级服务。只需预约,即可无感升级至新版本,每次升级可以省下不少心力。6.上线成本与周期6.1部署模式目前dzq支持源码包安装、docker安装(目前版本的docker镜像似乎已经失效,无法直接拉取)。短说3.1支持源码包安装、docker安装、saas租用模式。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短说是支持源码的私有产品,为了除了完全开源的可二次开发版本以外,还提供了一个安装版,安装版即不提供完整代码,但是使用与源码版无差别。主要是为了一些预算紧张的客户,提供一个中间方案。未来安装版如果有自行二次开发的需求,也可以升级到源码版,很好地平衡了实施成本。6.2产品价格定价方面,短说的安装版为源码版的一半,saas版则按年付费,单年费用与安装版的终身费用一致。对于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可以考虑采购源码版本一步到位,首次投入成本较大,但是后期成本几乎没有。而中小企业,如果预算有限,又希望是独立的,可以考虑安装版做过渡,未来升级到源码版也很方便。如果企业对技术方面不是很熟悉,那么选购saas版本就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虽然每年投入的费用相对于独立部署来说更多一点,但是不需要自配技术人员和负担服务器成本,综合成本更低。目前短说官方网站公布了价格,电商和知识付费模块未在官方公布价格,需要咨询客服后获得。图.短说官方报价dzq由于是基于apache的开源协议的,所以没有产品本身的费用。6.3其他成本除去产品成本上的差异,其他方面两者的部署成本几乎一致。包括服务器费用、域名费用、第三方云服务费用、短信费用。这些费用每年大概在几千元级别,大头费用还是在服务器租用费用上。短说提供saas形式交付,saas形式交付的则不需要服务器费用,算下来也是比较划算的。且短说的saas服务还可以迁移至独立部署源码版本,而市面上大部分的saas厂商都不支持私有化,这也是比较大的竞争力了。6.4服务费用这块往往是企业容易忽略的地方,很多企业有一个误区,认为服务是可有可无的。实际在实施过程、售后服务过程中,软件厂商能否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节省的时间成本可能是巨大的。就以某个bug来说,由于开源厂商对用户没有服务承诺,当系统发生宕机、某些不明显的影响网站正常运营的bug被发现之后,开源厂商的响应速度往往是很慢的,一般他们需要经历一个大版本,也不会安排专人为企业提供更新和修复服务。所以看似没有服务费用,实际由于没有服务费用而产生的额外损失也是非常大的。而商业软件虽然有每年需要缴纳的服务费用,但是在应急处理、咨询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有的时候软件厂商的服务人员一句话可以让企业少走很多弯路,减少业务损失。在服务方面,短说提供首次搭建服务、第三方服务配置服务、为期一年的人工代升级服务。这些费用都包含在年费当中,首年是含在产品费用内的,占整体费用的20%不到。每年在3000元至10000元之间。如果企业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想要使用dzq往往需要额外聘用兼职的技术人员,人员工资按年给付的话,市场价也不低,更何况没有官方来的专业,毕竟官方开发的东西,外部人员对底层是不了解的,能否提供专业的服务就要看情况了。6.5上线周期就目前的版本而言,dicuzq的产品终端较少,仅提供pc与h5、小程序3个终端,而短说根据其产品版本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终端,除了dzq提供的以外,还额外提供了小程序、app等终端。在搭建时间上,两个产品均可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搭建,但这仅仅是基本运行。就目前的两个产品而言,还需要完成公众号的配置、小程序的配置,短信配置、云视频配置、云存储配置等。如果是用户自行配置,由于路线不熟悉,一般来说,除开腾讯那边的认证时间以外,短则1个工作日,长则几天都是有可能的。而短说那边则提供了专业的搭建部署服务,对于用户来说,只需要提供认证公众号即可坐等配置完成了。由于官方服务人员经手的客户比较多,一般配置方面也比较熟悉,对小程序的审核规则也比较清楚。所以基本能够做到一遍过。全程只需配合扫几次码就可以了。7.总结dzq与短说两个产品虽然都是社区产品,但是从其定位上来说有很大的不同,作为一款商业产品,短说在功能广度和深度上都存在很大的优势,两个产品对比之下,不在一个量级上。笔者按照两者的功能进行比较,感觉短说的功能是dzq五倍以上。同时按照两个厂家的产品更新速度来说,这个差距可能会越拉越大。dzq在2021年基本没有什么功能更新,花了大概半年时间对产品的底层架构进行了重构,期待dzq3.0的表现。综上所述,如果站长用户本身抱着学习、尝试的心态,打算做一个个人博客体量的网站,使用dzq没有问题。但如果作为一个网站系统化、团队化运营的,选择dzq可以在早期节省一些现金投入,但是在中后期付出更多的资金和时间成本。毕竟服务、功能都是实实在在的。当你运营的时候发现缺少一些功能的时候,恨不得马上换掉整个平台,这种感觉只有经历过才会感受到。所以dzq更像是一个面向个人和小项目的小工具,真正运营,则需要选择真正商业化的产品,配套的服务和完善的功能,才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从事网站运营多年,接触过很多客户的网站,这些网站绝大部分都是采用cms搭建,接触多了,对cms系统这行也算半个专家了,目前市面上cms系统很多,大大小小,收费的,免费的不下几百种,有主流的cms厂家,也有的很多年不更新的产品了,也有部分是程序员的毕业设计作品或练手作品,功能参差不齐,系统功能也简繁不已,如果大家需要做网站,对cms系统稍微了解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cms系统太多,千万也不要去网上随便下载一个就拿来做自己的网站,那些你连作者都不知道是谁,或者官网都没有的最好就别用,大部分都是功能不全,要不就是安全漏洞一大堆,就拿安全这块来说,用了不安全的cms系统,你做好的网站用不了几个月就成为人家的免费挂马平台,严重的还会被网监警告整改或罚款,安全这块最近在大型企业、学校和政务类网站尤其注重,这类网站最好选择商业化的cms系统,在安全,功能这块比较靠谱,比如国内的pageadmin、帝国这类cms就比较安全,功能也强大,如果是普通个人网站或小企业,很多开源cms系统都可以用,主要服务器做好安全措施问题也不大,织梦或wp这类cms就可以很好的满足需求。下面再根据网站类型来说一下如何选择cms系统。1、官网类这类的CMS大部分都是以文章或产品为主的管理系统为主,这种CMS多展现出官网的产品和新闻这类图文内容,对功能的要求相对简单,基本上国内主流的cms系统都可以满足需求,主要考虑一下安全性和后续服务问题就可以,当然如果是大型企业或事业单位这类官网,最好就不要选择免费开源的cms系统,避免后续被安全机构检测出问题从而影响网站运营。2、电商类CMS电商类这类的CMS系统现在也是层次不穷,各有各的特点,因为电商是直接跟钱挂钩,建议不要采用的免费的站点源码或者是来源不明的CMS,电商cms主要是支付和安全两大块尤其重要,现在支付很多都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然后数据回调。这个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方式,可以多方监控和检测,安全就成了电商类CMS的重头戏,现在的电商CMS系统的多样化其实都是依据某一个点进行改造的或者二次开发别人的,现在对于这类的CMS安全性是极其不确定的,如果一旦出现了漏洞也是非常难以解决的或许就要重新改版。3、论坛类cms曾经论坛类的CMS是用户最多的CMS,最有名的是discuzcms和phpwindcms,我们以前看的很多正规或不正规的论坛都是用discuz建立的,但是由于这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很多的CMS论坛厂家都不再更新和维护这类CMS系统,因为论坛在移动端其实不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网络的发展,社交平台太多了就导致论坛类的CMS没有办法继续下去,没有人使用就没有人购买,厂家也没有继续开发和维护的动力。4、其他类cms如分类信息类、招聘类、小说类等等,这些CMS都有专门的厂家在开发,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网站的需求百度搜索。以上是林晟科技小编分享的文章,喜欢的可以点个赞,关注我会有更多的网站运营层面的知识分享。
我们知道网站想要排名好不单纯依靠优化,在网站建设的时候也非常重要,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一下怎样建网站更有利于网站推广和优化?首先,我们在进行网页设计的时候建议大家选择扁平化的网站结构,这类结构更适合于中小型企业的网站。对于大一些的网站小编建议选择树形加网状的结构会更有利于网站的整体布局。但是在选择结构的过程中大家要谨记,不管选择哪种结构都要保证其目录文件不得超过三层,并且在目录中的关键词设置越短越好。其次,对于网站中导航的设计要简单清晰明了。大家知道导航在网站中的作用是帮助永固更加了解网站的目录的方法,它能够快速指示用户到达想去的内容页面,如果导航没有做到清晰明了就会失去原本存在的意义。另外在导航的选择上面,小编建议我们最好选择面包屑导航,因为着牙关可以让用户和蜘蛛更清晰的知道自己的方位,有利于用户的选择和蜘蛛的内容抓取。还有,就是网站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在动态形式居多的企业网站中并不意味着静态的网站页面就不受欢迎了。其实在html页面中框架是以标签形式展现的,因此上海松一网站建设公司并不建议大家使用框架结构的网站,因为搜索引擎无法识别框架,对网站的权重会带来影响。对于网站中图片的使用,小编也提醒您,不要过多的使用图片,这样对后期的优化是非常不利的。目前的形式是蜘蛛和用户都比较喜欢图文并茂的网站,所以我们可以将网站设计制作的图文并茂。但是在图片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因为搜索引擎智慧抓取文本描述,所以在网站图片的使用中一定要加上alt属性标签。现在的网站因为互联网的提速也更加喜欢使用一些Flash动画插入到网站中,Flash的应用确实会让页面变得生动起来,但是却并不利于后期的优化,所以,如果网站中一定要使用Flash,记得让网页设计师做辅助html版本,把flash安置在html文件中。最后就是网页中表格的应用了,表格不宜大范围使用,因为对于css+div布局网站来说,表格占用的空间太大了会影响网站的整体加载速度。如果要使用表格,小编建议,把文本放在不同的表格当中,这样我们管理起来便捷同时加载速度也会提升。
基木鱼,可以根据不同客户投放需求,提供多场景解决方案。为不同的用户需求,精准匹配不同的优质连贯内容和服务,充分满足用户所需,同时搭载丰富多元的线索组件,与用户快速建立连接,实现多维度线索沉淀。落地页类型站点类型:H5、小程序模版类型:行业定制模版、智能单页、多页站点、通用文章页、门店、应用下载、视频。丰富行业模版非风控行业:教育行业、通用行业…风控行业:医疗、四品一械、维修、搬家、物流….营销服务市场:个性化定制模版(付费)页面优选程序化落地页+动态组件:将最优质落地页及组件文案呈现给用户。落地页内容与创意联动:内容库输出至创意,增强相关性。高效便捷操作模块化拼装:内容模块,预置物料高级编辑器:PSD上传,多类型组件叠加布局。素材库管理:个人素材管理,一键同步素材库,免费版权图片,一键抓取网站素材。基木鱼作为百度全链AI营销的商业运营平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运营阵地,更好地连接并服务消费者,全面提升商业推广的转化能力。百度推广和品牌专区的展示形式与收费方式有所不同。百度推广大部分是以文字链展现,按效果付费的网络推广方式;品牌专区是在网页搜索结果最上方为著名品牌量身定制的资讯发布平台,是为提升网民搜索体验而整合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展现结果的创新搜索模式。百度推广和基木鱼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因为做百度推广的前提条件就是需要有一个营销型的网站,而基木鱼就是制作营销型网站的工具。站三界导航:https://www.zhansanjie.com
为什么网站内容没有被百度收录?百度没有收录网站,可能是因为站三界导航站。目前百度蜘蛛有两种抓取方式,一种是主动抓取,另一种是在百度站长平台的链接提交工具中获取数据。若网站内容长期未收录,建议采用主动推送功能,推送首页数据,这样有利于抓取内页数据。当然,这些都是针对新站未收录的解决方案。如果不是新站,不收录的原因是什么?百度没有收录网站内容的原因分析。第一,网站内容质量。假如网站的大量内容都是借鉴他人的,会导致百度不收录,同时百度也加强了收集网站的审核。搜索引擎倾向于优质的原创内容,原创文章更容易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也能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原创内容是唯一的,在互联网上找不到想要的文章,很容易让网站脱颖而出,获得百度给予的权重。第二,蜘蛛抓取失败。百度站长平台研究百度蜘蛛的日常爬行情况。网站更新内容时,可以向百度提交此内容,也可以通过百度站长平台中的抓取诊断进行测试,看抓取是否正常。第三,主动推送抓取配额。若网站页数突然增加,就会影响蜘蛛抓取收录,因此网站在保证访问稳定的同时,也要注意网站的安全。第四,Robots.txt文件。Robots文件告诉搜索引擎哪些页面可以抓取,哪些页面不可以抓取。有些站长会屏蔽一些不重要的文件,禁止蜘蛛抓取,可能会屏蔽重要的页面,可以查看Robots。第五、标题经常发生变化。若网站标题频繁变更,搜索引擎将不知道网站内容究竟要表达什么,网站内容与标题将形成不匹配,影响网页收录时间,从而错过收录的最佳时机。新建网站百度不收录的注意事项:1、新站服务器/空间不稳定,有的时候打不开网站,导致蜘蛛抓取网页困难;2、网站内容包含违规词,违规词被搜索引擎打击,这类站点不予收录;3、新站上线被黑被跳转或挂马,导致站点无法正常访问,搜索引擎不收录不安全站点;4、域名双解析未操作301重定向,搜索引擎不清楚那个是主域名;5、网站内容不完善就上线,频繁修改内容导致搜索引擎不喜爱网页导致不收录;6、网站标题太长,堆砌罗列,作弊快排优化导致网页不收录;7、新站排名收录不稳定也属于正常的情况;8、网站robots封禁,导致蜘蛛无法抓取网页,因此不收录等;以上便是针对网站内容没有被百度收录,新建网站百度不收录的内容分享,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关于Web3.01、Web3.0的概念是什么?第一次由谁提出?Web3.0,又称Web3(下文我们都用Web3来代替Web3.0),是以太坊联合创始人、Polkadot创建者GavinWood在2014年提出的。注:Polkadot是协议的一种:是将多个专用区块链连接到一个统一网络中的下一代区块链协议,协议就是基于共识的一组约定。如怎么样建立连接、怎么样互相识别等。从概念理解上,Web3代表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互联网形态向着更民主的范式转变,Web3源于人们对当今互联网价值的态度的转变:互联网巨头控制着互联网和所有人的数据,Web3代表着,很多人出现了想创造一个真正“集体所有”互联网的想法。2、我们为什么要关注Web3.0?每次互联网形态的改变,都会对世界产生很大的影响,上一次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互联网形态(Web2.0)催生了一批改变人类生活和信息交互方式的企业。从经济上来说,互联网Web2.0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互联网科技的兴起,这两个趋势深深地影响了世界。我们可以发现(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标准普尔500指数科技板块的价值翻了一番,现今科技板块股票占整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25%左右。从社交上,与20年前相比,“社交”这个词有了新的含义:那些赶着Web2.0时代,尚且年轻的社交创业公司,Facebook、谷歌、instagram和Twitter逐渐成为了巨头。从政治上,拿Facebook举例,互联网寡头的存在煽动而非客观的算法推荐已成为常态,甚至影响了美国大选。互联网格局的变化,新范式的兴起,曾多次对世界产生影响,关注互联网的未来是十分有必要的。3、Web3.0为什么会突然火起来?2020年特别是今年(2021年底),Web3的概念和理论迅速得到普及,原因主要是是加密货币圈的活跃分子和国外知名风险投资(如A16Z)的推动,我们后面会对部分创业进行梳理。上图为A16Z的CrptoPortofolio图:来源A16Z二、从Web1.0到Web3.0要进一步理解Web3.0的含义,我们要先从Web1.0开始说起。70年代,正值美苏冷战的高峰期。当时,美国有一台中央计算机控制核武器。美国政府担心,一次攻击就可能使该计算机系统瘫痪,使得他们无法进行反击。因此,美国政府建立了一个去中心化的系统,让许多计算机分布在全国各地。如果发生攻击,防御系统将继续运行,确保两国能够相互毁灭。后来,1989年,TimBernersLee写下了名为InformationManagement:AProposal的论文,将“网络”描绘成一个通过超文本链接相互连接的信息系统网络(2019年,互联网30岁生日之际,TimBernersLee也表示,他对互联网近年来的发展方向感到不满)。TimBernersLee,2016年获得图灵奖,现在是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然后就进入了Web1.0时代Mosaic和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的浏览器把Web带给了主流受众,大家开始冲浪了,网页设计较为原始,我们用拨号连接和电话线上网,通常下载一张照片就需要很长的时间。Web1.0的特点开源:所有人都可以在Web1.0基础上自由构建,这就产生了在车库里的谷歌,为今天这些互联网巨头的企业成果创造了可能。如果Web是私有的,是不可能的。但是Web1.0是只读的。这意味着,每千名浏览Web的用户中,只有少数人具备发布内容的技术技能:只有早期的程序员,可以把网页内容展示给大家,小白用户可以看,但是很难发布内容。Web1.0的问题Web1.0建立在开放的、分散的和社区管理的协议之上。是一个只读的网络,用户在Web1.0时代,无法与页面的内容进行交互(能看,不能互动)。并且,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Web1.0问题越来越多。(上列文字,主要根据谷歌的产品设计师TonyAubé在WAQ2019上演讲的文字版整理,摘自技术琐话-2020-08-26翻译)2、Web2.0是什么?Web2.0(我们目前使用的网络)的诞生,主要是为了克服Web1.0限制,与Web1.0相比,Web2.0主要优势是用户可以和网络交互。Web2.0开始,无论是小白用户还是技术大神,大家都可以在网上发布内容。于是乎社交网络开始兴起:社区和各种应用程序,包括社交网络和论坛等逐步出现(Facebook、YouTube和Twitter起初都是大家创建自己Web的简单方式)这些App鼓励大家合作和信息交流,但是还是由互联网巨头进行集中式服务,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几乎完全控制了Web2.0。有趣的是,就像2021年,我们在这里热火朝天地讨论Web3.0一样;十余年前的2009年,TimO'Reilly和JohnBattelle讨论了Web2.0五年来的发展。当时具体背景是怎样的呢?2001年秋,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标志着一个转折点:许多人认为互联网的作用被过度夸大,但是,技术革命的特征就是起初泡沫涌现,以及后面来的持续性颠覆(今天仍然是这样)。颠覆和动荡,通常标志着一项在上升曲线的技术已经准备登上历史舞台,在这期间,泡沫和没有实力的将被洗出局,而真正的成功属于有实力的存在。在混乱、颠覆和泡沫之间,人们开始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Web2.0”的概念始于O'Reilly一次会议上的头脑风暴:网络先锋和O'Reilly副总裁DaleDougherty指出,尽管互联网泡沫破了,但是网络不会“崩溃”,而会更加重要,很多优秀的新应用和网站一定会层出不穷。更重要的是,那些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中幸存下来的公司,似乎都有一些共同点。互联网络公司的大规模倒闭是否标志着网络的某种转折点?“Web2.0”的提出也许是有意义的?Web2.0大会就这样诞生了。当然,哪怕是在Web2.0提出之后,尽管在谷歌的引用次数超过950万。但是人们对于Web2.0的含义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和今天大家对Web3.0的态度很相似),有人说Web2.0是毫无意义的营销概念,而另一些人则接受它,认为它是全新的智慧。3、Web2.0的特点:作为平台的网络像许多重要的概念一样,Web2.0没有一个明确边界,而是有一个有力核心,可以把Web2.0想象成一套原则和实践。在2004年10月举行的首届Web2.0会议上,列出了一套初步原则。第一条是“网络作为平台”。在当时,Web1.0时代的当红炸子鸡网景公司和微软Battle后倒闭。更重要的是,最初的两个Web1.0时代典范,DoubleClick和Akamai,其实都是将网络作为平台的先驱。尽管大家往往不认为它是“网络服务”,但事实上,广告服务是第一个广泛部署的网络服务,也是第一个广泛部署的“mashup”。具体地说,当时的每个广告横幅,都是作为两个网站之间的无缝合作来提供的,向另一台计算机上的读者分发一个综合页面。Akamai也把网络当作平台,在堆栈的更深层次上,建立一个透明的缓存和内容分发网络,缓解带宽拥堵。就是这些时代先驱者提供了先行的案例,后进者面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才可以更进一步,对新平台的性质有了更深的理解。DoubleClick和Akamai都是Web2.0的先驱,但我们也可以看到,通过接受更多的Web2.0设计模式,有可能实现更多的可能性。4、Web1.0与Web2.0相比的区别是什么?我们用一个表格来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Web2.0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给人们讨论并探索Web3.0创造了前提。5、Web2.0出现了哪些问题?早期互联网,带有强烈的探索性质,曾经的技术先驱们对互联网进行了探索、封存、和商品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互联网一直保持着所谓的“自由”,却有了很多负面影响。拿个场景来举例:在我们的生活中,假如我们想要购买一张火车或飞机票时,我们所有的搜索都被记录、出售,数据可能并被操纵,反过来对我们来施加影响。原本互联网的特点是信息的民主化,然而今天,信息越来越不可靠,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有害的。由机器人控制的虚假账户正在影响儿童。由人工智能创造的仿真人脸,可以通过深度造假和身份盗窃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假新闻在2019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700亿美元,未来只会越来越严重。虚假负面新闻故事的传播速度是真实新闻故事的六倍,这种趋势具有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就给Web3.0的产生,带来了契机。6、Web3的到来正如Web2的诞生一样,Web3的到来,寄予着人们想要解决目前互联网存在的问题的希望。Web3也被称为语义网(SemanticWeb),因为通过促进对用户元数据的解释,Web3可以提供一个更加个性化的界面。承诺将隐私和数字身份还给用户,同时由于NFTs和dApps,实现了新的互动水平。区块链技术在Web3中汇集了Web1和Web2的精华。什么是语义网?简单地说,语义网是一种智能网络,它不但能够理解词语和概念,而且还能够理解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使交流变得更有效率和价值。一个使用场景:语义网能够根据语义进行判断的智能网络,实现人与电脑之间的无障碍沟通。它好比一个巨型的大脑,智能化程度极高,协调能力非常强大。例如在浏览新闻时,语义网可以将每一篇新闻报道贴上标签,分门别类的详细描述哪句是作者、哪句是导语、哪句是标题;如果你在搜索引擎里输入“老舍的作品”,你就可以轻松找到老舍的作品,而不是关于他的文章,语义网是更个性化的网络,你可以给予其高度信任,让它帮助你滤掉你所不喜欢的内容,使得网络更像是你自己的网络。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F%AD%E4%B9%89%E7%BD%91/118508?fr=aladdin三、以太坊中的Web3.0定义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理解Web3.0,我们用以太坊举个例子。按照以太坊的定义:Web2指的是我们如今众所周知的互联网版本。具体指的是,通过个人数据和信息交换来提供服务互联网公司。在以太坊的范畴内,Web3指的是在区块链上运行的去中心应用程序。所有用户都可以参与构建/使用这些App,个人数据却不需要被出卖。1、Web3的优势由于以太坊具备去中心化特性,许多Web3工程师选择了开发dapp(dapp就是D+app,d是英文单词decentralization的首字母,单词翻译中文是去中心化,即dapp为去中心化应用),网络上的所有人都有使用Web3服务的权限。没有任何阻止用户使用Web3的机制存在,支付主要通过以太坊(ETH)内置的原生代币。由于以太坊具备图灵完备性,在以太坊上,可以用代码和编程实现所有需求。什么是图灵完备性?图灵完备性,简单的说:如果是一种图灵完备的语言,就没有借口,说这个功能没法完成,再举个通俗例子,还是打比方吧,一辆车,只有发动机,没有方向盘。所以只能直线行驶,不能转弯,所以不是哪里都可以去。但是如果有了方向盘,就能去任何地方了。图灵完备在这里,主要就是指区块链能否运行一段代码,这段代码用高级语言编写,可以有条件判断、甚至有循环的功能,就叫做“图灵完备”。2、Web3.0与Web2.0相比的区别?四、Web3.0技术栈为了更清晰地对Web3的技术层面进行解释,我们来看一下Web3Foundation对Web3技术栈的解释:图片来源:https://web3.foundation/about/如上图所示:L4:技术栈顶层,参与者主要是普通用户(如同今天普通用户在浏览器前端和网页互动一样),用户们在这一层可以和单个或多个区块链(应用等)互动。协议可扩展的用户界面(“像浏览器一样”),用户用来直接与区块链互动的程序,而不需要知道如何让编程和实现细节:案例有Status、MetaMask或MyCrypto。L3:人类可读语言和库的层,在这一层,开发人员和程序员们可以适当抽象,并进行程序开发。这一层包括可扩展协议的API和语言:有各种语言可以用来开发应用程序,如Solidity和Vyper(Ethereum),Plutus(Cardano),和Rust(Substrate)。此外,还有各种框架,使编程与区块链互动的应用更加容易,如ethers.js、web3.js和oo7.js。L2:这一层增强了L1层能力:进行提升扩展性、加密消息传递、分布式计算等功能。状态通道(Statechannels):区块链通过让节点在链外相互通信,通过在主链上“打开”和“关闭”通道,只写初始和最终结果,而不是在链上记录每个状态转换,从而提高可扩展性的一种方式。例子包括比特币的LightningNetwork和以太坊的RaidenNetworkPlasma协议:Plasma是通过创建区块链的“树”来提高可扩展性的另一种方式,主链是树的根,而“子”区块链尽可能少地与更高级别的链互动。例子包括Loom的PlasmaChain和OmigeGOPlasma。Encryptedstorage,就是加密存储。使用密码学对数据进行数学加密和解密,包括静态(即存储在特定的计算机上)和动态(即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例如:静态指的是存储加密,动态指的是传输加密(HTTPS就是一种传输加密)。Heavycomputation,就是重型计算:可以理解为如果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例如在数组中推送大量的对象提供一种方法,允许计算分散在许多计算机中,并证明计算是正确进行的。这方面的例子包括以太坊的Golem和TrueBit。Distributedsecretmanagement分布式秘密管理:允许信息只被授权方访问,包括复杂的场景,如“解密此信息需要所有六个签名者使用他们的密钥”或“7个签名者中的任何5个必须同意”等等。Oracles:将链外数据(如天气结果或股票价格)注入区块链的一种方式,一般供智能合约使用。L1:该层提供了分发和互动数据的能力。零/低信任度互动协议:描述不同节点如何相互作用并信任来自每个节点的计算和信息的协议。大多数加密货币,如比特币和ZCash,符合零/低信任交互协议的定义-,它们描述了节点参与协议所需遵循的规则。数据分配协议:描述数据如何在去中心化系统的各个节点之间分配和交流的协议。例子包括IPFS、Swarm和BigchainDB。瞬时数据公共/子信息传递:描述不打算永久存储的数据(如状态更新)如何被传达以及如何让节点意识到其存在的协议。例子包括Whisper和Matrix。L0:该层提供了数据分发和互动能力。零/低信任度互动协议:描述不同节点如何相互作用并信任来自每个节点的计算和信息的协议。大多数加密货币,如比特币和ZCash,符合零/低信任互动协议的定义,描述了节点参与协议所需遵循的规则。点对点互联网覆盖协议(Peer-to-peer,p2p):一个允许节点以分散的方式进行通信的网络套件。平台中立的计算描述语言(Platform-neutralcomputationdescriptionlanguage):一种在不同物理平台(架构、操作系统等)上执行相同程序的方式。例子包括EVM(以太坊)、UTXOs(比特币)和Wasm。五、Web3具体内涵和目前的创业项目如上图所示,这些基础设施层共同构建了一个平台上的协议世界,下面就探讨一下Web3世界中每个模块的具体情况,以及究竟有哪些公司在做这些事情:1、身份对于任何类去中心化通信、商业或协作,都需要可靠身份认证系统:最基本的方法是将身份与比特币或以太坊等开放、安全的区块链上的地址或公共/私人密钥对联系起来。这些地址可以选择附加额外的信息(如图像),这就是我们说的NFT或代币。不过,会有两个主要挑战:1)这些地址字符串很长。2)身份虽然安全,但存在于区块链上,而区块链上的数据传输成本极为高昂。ENS和Handshake等项目,旨在通过自己的数据库解决身份验证的问题,将BTC或ETH地址与人类可读的名字联系起来,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DNS。同时,闪电网络生态系统的开发者们,正在努力将身份与建立在比特币等更安全的区块链之上的第2层的节点联系起来。在Sphinx这样的项目里,终端用户在不了解闪电网络就可以做到这一点。虽然目前还不清楚身份认证的具体方式,但一个可行方式是:进入各种网络,将通过持有特定的数字无记名资产/NFT/私钥作为中介,这种从互联网巨头认证到未来通过NFT作认证,将对未来用户体验产生各种有趣的影响。可以想象,例如,需要一个特定的图片令牌,才能进入一个好玩的聊天室。这种去中心化的身份服务的另一个可能的社会后果是:允许人类对“自我”的概念进行更多的实验。要知道,人类目前对“我们是谁”的传统映射依赖于姓氏和身份证,但这些都是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的相当随意的标识,就像我们作为人是不断变化的,现在我们的选择性身份也可以是这样的,许多人会选择用不同的假名来进行不同的知识和经济追求。计算通用计算或执行任意智能合约的能力也将被协议化。在Web3世界的计算机主要候选对象是以太坊,因为拥有大规模的开发者网络效应。但是,关于其可扩展性的主要问题仍然存在,导致了一波第二层(rollups,Loopring等)和新的竞争性智能合约平台。而像Stacks这样的平台正在进行新的技术实验,以锚定像比特币这样相对更安全的区块链。这种去中心化智能合约的使用案例:第一个主要的产品市场契合点是建立一个开放的的金融系统(通常被称为DeFi)。或许下一波浪潮将围绕着创建其他各种开放的、无许可的企业和人类组织,更常见的是被称为DAO或分布式自治组织。这种DAO可能看起来像更开放的公司结构,有选举产生的经理、董事会和报告(例如,见YearnFinance最近在Github上的季度报告)。另一个更激进的去中心化计算的方法来自于重建整个计算栈的项目:到目前为止,像Urbit这样的项目:1)个人服务器,可以在本地或云端托管;2)一个完全重写的操作系统,旨在从根本上简化目前的代码臃肿,创始人极其有争议:是个超级Nerd,以及似乎是从《Magic:TheGathering.》中借来的命名惯例,该项目已经引发了它的困惑和争议,但社区的目标和决心(它现在已经有将近20年的历史)是相当令人印象深刻的。2、通信Web3原语(primitives)之间会有相当多的重叠。例如,Urbit正试图建立一个全新的计算机和网络通信协议类型。其他项目只是专注于p2p通信方面,以促进消息和社交媒体等核心应用。目前最知名的可能是Mastodon(使用ActivityPub协议),它拥有超过200万用户,最近似乎吸引了一大片比特币Twitter。Mastodon有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但并不像许多其他协议那样是去中心化的。它使用一个联合模型,不同的网络参与者要么是服务器,要么是客户端,但不能同时是。因此,服务器可以运行它喜欢的任何版本的Mastodon,但连接到该服务器的客户仍然受控制它的人的支配。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手动迁移是不容易的。另一个竞争模式是Scuttlebutt,使用了一个p2p流言协议(p2pgossipprotocol),在这里,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器,因此可以将信息转达给其他可信的节点,而不需要呼唤任何中心化实体。这种架构看起来非常棒,但可扩展性方面仍有问题,还处于早期。同时,像Maskbook这样的项目正采取特洛伊木马方法:没有从头开始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交网络,而是让用户增强他们在现有社交网络(如Twitter和Facebook)上的体验。通过简单地下载一个浏览器扩展,用户可以有选择地加密信息,并将帖子链接到其他web3应用程序,如Uniswap或SuperRare,以便在帖子中进行加密货币或NFT交易。许多这种通信最终可能将在比特币之上的闪电网络上发生。3、存储我们需要存储Web3所有数据,而Arweave、Filecoin/IPFS,Sia,Storj,四个项目都是专注这一块的。Filecoin、Sia和Storj就像存储行业的AirBnB,目标是建立网络,激励来自世界各地的硬盘所有者(从业余爱好者到专业人士),让他们在尽可能多的正常运行时间内使用其多余的存储容量。他们使用类似于AWS、GCP或Azure等传统云存储供应商的限时支付模式。他们最大的区别在于:1)不容易被审查;2)(理论上)成本较低。不过对长期的成本效益持怀疑态度。项目显示,Filecoin目前提供的存储选项比AWS便宜5倍以上。但是,随着项目开始获得更多的采用,我很难相信它不会成为一场竞争,像亚马逊和谷歌这样的公司拥有更大的战利品来建立更多和更好的数据中心,甚至补贴他们的产品成本,不过时间最终会验证这些事情。Arweave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它承诺是“永久存储”,也就是一次付费,永久访问。项目旨在通过“访问证明”(PoA)的新机制设计来实现这一目标,利用随机X工作证明和存储证明的元素,激励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尽可能多地存储整个集体数据库。预付款项实际上是一种捐赠,可以无限地覆盖存储成本(或只要硬盘空间的成本继续下降)。Arweave已经与互联网档案馆等组织合作,备份他们的所有数据,并且还在存储其他区块链的副本,如Solana。如果永久存储有效,那么你可以想象,对于那些想为他们的应用程序永久存储指针和数据的开发者来说,价值非常高。那么,考虑到上述元素的状况,我们离建立一个真正的去中心化的互联网还有多远?在加密货币/价值方面,已经相对成熟。对于通信、身份、存储和计算,我们似乎正在接近,但还没有准备好被主流采用。目前越来越多的狂热者开始关注这些应用,风投和资本涌入,但是这里最大的风险仍然存在:目前正处于Web3泡沫的开始,主要是为5-10年后的主流采用逐渐奠定基础。由于现在互联网的存在,所有的技术趋势都在加速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我们现有的互联网),所以也可能看到未来1-3年内出现BigPlayer。六、Web3.0的特性Web3的特性有利于Web3出现的前提条件是:这个更加“智能”的互联网,用户在其中可以进行更接近自然语言的搜索。由于规则和网络内容更具相关性,用户搜索得到的信息将更加直接。1.用户历史记录记录。导航频率网络访问量搜索类型实施活动在线购买情况2.网站会分析数据和用户行为。3.网络的个性化(每个独立的用户各有不同)。4.Web3.0技术的发展。包括语言、智能程序、人工智能辅助和语义学。RDF:toolssuchasRDFSchemaandOWLallowaddingmeaningtopagesandisoneoftheessentialtechnologiesoftheSemanticWeb.人工智能:3.0技术中加入了计算处理的部分,可以从不同的知识源中推导出新知识。人工智能输入概念和对象之间的规则和关系,并推导出新定理,知识库得到增长。Com:该网站的目标很远大,希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免费全球数据库。5.提供按需定制的网络个性化服务。6.平台和社交网络之间具备互操作性。7.地理定位:可以知道用户在哪里。8.智能搜索:搜索时将不再出现成千上万的条目,网络将了解每个人,根据他们的搜索需求直接显示相关内容。七、Web3的局限性有哪些?目前,Web3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可扩展性亟待提高。具体来说就是,由于Web3是去中心化,在上面的交易会相对缓慢。特别是付款等状态的改变,由于节点众多,需要由矿工处理并在整个网络中传播。第二是用户体验问题:目前我们与Web3App互动,还需要更多的教育过程和世界,特别是新的采用需要额外的步骤,这可能是目前广泛采用的障碍之一。第三是Web3的可访问性尚且不足,由于目前缺乏Web3和现代网络浏览器的整合,大多数普通用户无法访问web3。第四是成本问题:由于成本高昂,大多数成功的Dapp在区块链上只放了很小的一部分代码。去中心化网络和非去中心化网络的区别八、目前Web3在哪阶段?有哪些应用案例?Web3有哪些应用案例?由于Web3比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概念范畴更新,具体的例子相对较少。但是,打个比方,正如金融有各种应用,例如如贷款和借贷,互联网也是由各种服务和组件所构成的。1、互联网架构&服务互联网的架构并不是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咱们的互联网要么工作,要么延迟,要么脱机掉线。但是像T-Mobile和AT&T这类的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由于垄断,会承诺快速连接,然后收费。与此相反的是,像Andrena和Althea这样公司通过创建社区网络,绕过互联网供应商,个人可以在这样的社区网络内进行经营活动并获得报酬。例如,业主可以投资一个Andrena热点,然后,所有租户都可以加入Andrena无线网络,租户根据数据和网络使用情况向房东付费。其他区块链网络,如Handshake以及UnstoppableDomains等公司,旨在使现有的域名系统(DNS)民主化,该系统将IP地址映射到等可读的地址。DNS由ICANN等组织控制,并拥有单方面的控制权。2、数据存储、分发和货币化对于我们这样的个人来说,数据很难盈利。但是如果很多个体的数据集掌握在大的集团手上,就很容易盈利。2020年上半年,Robinhood通过销售客户订单流数据获得了近3亿美元的收入。大家都明白这个概念,这就是为什么Snapchat年年亏损,但投资人明白该公司掌握数百万Z世代的用户,这些数据的潜在价值非常高。OceanProtocol、Streamr和Numerai等组织正在构建协议,以实现开放的数据市场,任何人都可以分享他们的数据或将其货币化(出售以获得利润)。数据是我们去讨论如何在互联网上存储和转移价值的基本组成部分。数据商品化尚未实现,因为数据是孤立的、敏感的或专有的。Web3协议为市场提供了一种手段,敏感数据可以被共享,专有数据可以被准确定价和出售。将数据转化为有形数据资产(例如代币)将释放价值,发展一个更强大的数据生态系统。数据的另一个关键部分是跨服务器存储,这主要是由少数大公司控制。像Sia、Arweave和Filecoin这样的去中心化数据存储和网络托管服务正在支持创建新的去中心化应用。3、App和其他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我们使用了很多服务,你可能都没有意识到。WIFI、位置服务(GPS)、蓝牙连接、信息服务(iOS、Android)、视频和音频流(Youtube、Twitch、Spotify)等等。这些应用被巨头控制,更重要的是,这些应用程序利用的服务和基础设施是集中的,或由少数大公司(如谷歌、AWS、微软)控制。新的协议和公司,如Helium(开放无线网络)、Foam(开放位置服务)、Livepeer(视频转码和流媒体)、Orchid(分布式和私有虚拟专用网络)等等,都在建立分布式和社区运营的服务。这些社区运营的服务成本更低,因为它们能够省去了中间商步骤。传统意义来说,Youtube等流媒体巨头为内容创作者的所有视频提供“免费”数据存储。Youtube协助用户进行视频转码,以确保观众能以统一的格式观看视频。无缝地提供所有这些服务,会将内容制作者死死绑定在每个平台。Web3场景下的协议,可以通过拆分一个公司向用户提供的所有服务来弱化单一公司的权力。Audius(音乐流媒体)、OurZora、Mirror(去中心的出版平台)都在创建平台,用户拥有他们生产的内容,并对这些平台的治理有发言权。在未来,内容创作者将能够公开存储他们的数据,与消费数据的地方分开。虽然这些服务在今天不太方便,但在未来,它们可能会被内置到我们日常使用的基础平台中。4、有哪些反对Web3的意见?但是,也有反对Web3的声音,例如康奈尔大学法律和科技教授JamesGrimmelmann表示:Web3是伪概念,这是一种已经宣布但无法交付的产品。Grimmelmann认为:“Web3是一个幻想中的未来互联网,它只是弥补了人们不喜欢当前互联网的所有特性,甚至有些矛盾。”如果部分发展Web3的动力是抵制将个人数据交给科技巨头,那么区块链就无法成为解决方案,因为这将使更多数据公开。5、监管情况北京时间12月8日晚23时,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马克辛·沃特斯(MaxineWaters)主持了一场主题为“加密资产和金融的未来:了解美国金融创新的挑战和好处”的听证会。众议院成员寻求通过听证会来对加密资产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就正确监管规则展开辩论。辩论议题主要聚焦于监管方式、稳定币、投资者保护、Web3.0、行业其他问题等。九、展望未来1、Web3:一个开放协议的世界目前对Web3的一个设想是,以开源协议为基础,而企业作为接口,提供便捷访问和额外功能。Web3是一个对所有用户开放的互联网,建立在开放协议和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之上。用户与协议对接的方式可能是通过混合应用,提供与底层技术互动的便利方式。数据会被用于决策的推动,但不会被用来出卖和对付消费者。数据权利将得到保护,而不是某些企业为了寻求利润,而不择手段地利用数据。带有激励性的市场机制,将可以有助于确保信息可信性和可验证性。Web3世界,更强调有主权的个人,而不是富裕精英和寻租者。系统和协议的重新架构将集中在去中心的民主化上。2、关于Web2和向Web3过渡的几点思考人们通常容易对互联网寡头、或任何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操纵互联网的人感到不满和愤怒。虽然可以理解,但这并不一定是正确的态度。早期,互联网需要先驱和商业化企业付出努力,开发工具,让互联网可以使用,先驱企业和个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只要互联网的现有设计不发生变化,人们就会持续把数据、时间和金钱交给大型科技寡头,以换取我们必须使用的互联网产品。但是,想要解决这样的情况,需要无数的尝试、消费者行为的转变和技术创新。我们在接近一个越来越受技术控制的世界。关键是如何设计出有利于集体的、重新调整激励机制的系统?从目前的互联网(Web2)到Web3的过渡,将会是数十年的历程,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与互联网的互动方式。Web3的到来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将逐步推进。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阿法兔研究笔记(ID:AlphatuDiary),作者:阿法兔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usa4IVYJupFKz1t1rXNsQ
网站建设设计中除了考虑网站本身的类型、功能、定位以外,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色彩搭配原则来对网站进行设计,用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那么网站设计的色彩搭配具有哪些特性呢?一、色彩的鲜明性网站建设实现色彩鲜明多侧重色块、线条的组合,强调形式感,多用原色,这样就很容易吸引用户眼球,便于人们识别和记忆。二、色彩的独特性每种色彩具备独特性,例如红色代表热烈,前进,使人感到温暖;绿色代表健康,向上,平静;黄色代表温暖,平和;兰色代表清雅,寂静,勇敢;紫色代表高雅,尊贵;橙色代表热忱;白色代表自由,高雅。因此网站建设设计用色必须体现页面独特的风格,才容易提升网站的辨识度。三、色彩的艺术性色彩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色彩的艺术性是由主色调突出、各种关系的协调处理、规划色彩区域、细节表现、肌理等要素共同构成,在网站设计中色彩之间的各种关系尤为重要。在做网站建设的时候除了考虑网站本身特点,还可以加入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色彩来表达页面的情感,设计出既符合网站要求,又可以引起用户的共鸣。四、色彩搭配的合理性色彩能够唤起人们的多种情绪,不同的色彩带给人们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也是不同的。在网站建设中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带给用户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得网站的营销推广效果更佳。
营销型网站是实现营销理念与网站建设相结合,以网络销售群体为目标,从而使得企业产品在网上进行交易并实现盈利的目的。营销型网站与普通展示型网站最大的不同就是实现营销的目的,那么怎么进行营销型网站建设如何才能更容易获得用户的认可呢?1、满足网站用户需求营销型网站最终的目的是想获得更多的订单用户,那么在进行营销型网站建设的时候就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进行设计与策划,要明确消费者想要看到什么的内容,想要网站为他们提供什么,只有在网页设计与建站细节中满足了这些用户的需求,才能最终实现销售的目的。2、分析竞争对手的情况营销型的网站很多的时候就是与竞争对手争夺更多的潜在客户,所以在进行网站建设之后要分析对手的网站,看看他们有哪些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地方,这样才能更好的取长补短,在网站运营期间更好的采取相关的策略与计划调整自己,使得网站获得更好的发展。3、在网站布局上要下功夫合理的网站布局对于提高用户的体验度有着很好的作用,可以让用户在浏览网站的时候获得更好的浏览和阅读体验,从而成为网站的忠实用户。这些布局包括对栏目分类,logo,导航、按钮、标题、内容、颜色等进行合理的布局与设计,从而使得用户在阅读的时候操作更加方便与舒适,进而提升网站的用户转化率和访问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