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三界导航
首页 诗句词汇淡然处之的诗词(淡然避世的诗词)

淡然处之的诗词(淡然避世的诗词)

  • 诗句词汇
  • 来源:站三界导航
  • 245阅读
  • 2023-04-23

今天给各位分享淡然避世的诗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淡然处之的诗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关于避世隐居的古诗词

1,《东坡》宋代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译文:雨点纷落,把东坡洗得格外干净,月亮的光辉也变得清澈。城里的人早已离开,此处只有山野中人闲游散步。千万别去嫌弃这些坎坷的坡路不如城里平坦,我,就是喜欢这样拄着拐杖铿然的声音。

2,《归园田居·其三》魏晋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译文: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3,《归园田居·其一》魏晋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译文: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4,《归园田居·其二》魏晋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译文: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5,《归园田居·其四》魏晋 陶渊明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译文:离别山川湖泽已久,纵情山林荒野心舒。姑且带着子侄晚辈,拨开树丛漫步荒墟。

关于我隐居避世的诗句

1.有关隐居的诗句

关于“隐居”的诗句包括:

1、东晋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2、唐代王维《山居秋暝》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3、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译文:

南山下田野里种植豆子,结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清晨起下田地铲除杂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锄回去。

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傍晚时有露水沾湿我衣。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4、唐代王维《山居即事》

原文: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译文:

沉寂地把篱门紧紧掩上,在苍茫暮色中望着斜晖。鹤栖宿遍布周围的松树,柴门来访的人冷落疏稀。

嫩竹节已添上一层新粉,老荷花早落下片片红衣。渡口处的渔火星星点点,是处处采菱人荡舟来归。

5、唐代李白《山中问答》

原文: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译文:

有人问我为什么隐居在碧山。我微笑不答,心境自在悠闲。

桃花盛开,流水杳然远去。这里别有一番天地,岂是人间。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饮酒·结庐在人境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山居秋暝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归园田居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山居即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山中问答

2.有关避世的诗句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赏析 大致在魏晋以前,以儒家学说为核心,中国人一直相信人类和自然界都处于有意志的“天”的支配下。

这一种外于而又高于人的个体生命的权威,在东汉未开始遭到强烈的怀疑。于是就迎来了个性觉醒的时代;在文学创作中,相应地有了所谓“人的主题”的兴起。

但个性觉醒,既是旧的困境与背谬的结束,又是新的困境与背谬的发现与开始。首先,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永恒的宇宙的对立。

人们不断发出哀伤的感叹:“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自顾非金石,咄唶令人悲”(曹植《赠白马王彪》);“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阮籍《咏怀诗》)。人们在自然中感受到的,是无限存在对有限人生的压迫。

但是,即使说困境与背谬注定要伴随人类的全部进程(这是一个存在主义的观念),在不同的阶段上,人还是要寻找不同的解脱方式。哪怕是理念上的或者是诗意上的,人也要发现一种完美的生命形态。

所以到东晋末,在玄学的背景中,陶渊明的诗开始表现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这就是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相反地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在他的这《饮酒》第五首之中,表现得最为充分而优美。凭着它那浅显的语言、精微的结构、高远的意境、深蕴的哲理,这首诗几乎成了中国诗史上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篇。

全诗的宗旨是归复自然。而归复自然的第一步,是对世俗价值观的否定。

自古及今,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大抵是人们所追求的基本对象,也便是社会所公认的价值尺度。尽管庄子早就说过,这一切都是“宾”,即精神主体的对立面(用现代语汇说,就是“异化”),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终究无法摆脱。

而陶渊明似乎不同些。他当时刚刚从官场中退隐,深知为了得到这一切,人们必须如何钻营取巧、装腔作势,恬不知耻地丢去一切尊严。

他发誓要扔下这些“宾”的东西,回到人的“真”性上来。 于是有了这首诗的前四句。

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车马喧”,意味着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所谓“冠带自相索”。

因为陶渊明喜欢诉穷而人们又常常忘记贵胄之家的“穷”与平民的“穷”全不是一回事,这两句诗的意味就被忽视了。实在,陶家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是浔阳最有势力的一族。

所以,尽管陶渊明这一支已呈衰落,冷寂到门无车马终究是不寻常的。所以紧接着有一问:你如何能做到这样?而后有答,自然地归结到前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

“远”是玄学中最常用的概念,指超脱于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此处的“心远”便是对那争名夺利的世界取隔离与冷漠的态度,自然也就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所居之处由此而变得僻静了。

进一步说,“车马喧”不仅是实在的事物,也是象征。它代表着整个为权位、名利翻腾不休的官僚社会。

这四句平易得如同口语,其实结构非常严密。第一句平平道出,第二句转折,第三句承上发问,第四句回答作结。

高明在这种结构毫无生硬的人为痕迹,读者的思路不知不觉被作者引导到第四句上去了。难怪连造语峻峭的王安石也大发感慨:自有诗人以来,无此四句! 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探询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

这种哲学可以称为“自然哲学”,它既包含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字宙而存在。

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原来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大化”迁变的表现,只是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投入到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和名利的竞逐中,以至丧失了真性,使得生命充满焦虑和矛盾。所以,完美的生命形态,只有归复自然,才能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出来,诗就变成论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

诗人(题名叫《饮酒》,自然是一位微醺的、飘飘然忘乎形骸的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即陶之居所南面的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按古汉语法则,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

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另一种版本,“见南山”的“见”字作“望”。最崇拜陶渊明的苏东坡批评说:如果是“望”字,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东坡先生非常聪明,也很懂得喝酒的妙处,他的话说得不错。这里不能作“望”,是因为“望”是有意识的注视,缺乏“悠然”的情味。

还可以深一步说:在陶渊明的哲学观中,自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存在,所以才能具足而自由。

3.有关避世的诗句有哪些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王维

译文:竹林里传来阵阵洗衣女子回家的喧笑;莲蓬抖动,那是渔舟在行走。任凭春天花草的芳香消失,而山间秋色却是我永远留驻的理由。

2、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题张氏隐居二首》杜甫

译文:我们时常相见,为什么今天你特意挽留?池水明净,鲤鱼的舞蹈轻盈春深草长,野鹿音乐会在旷野举行。

3、清溪深不测, 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 清光犹为君。——《宿王昌龄隐居》常建

译文:溪的水深不可测,隐居的地方只见一片白云。松林间露出微微的月光,清亮的光辉好像是为了你而发出。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李白

译文:闲时学太公在碧溪上钓鱼,忽然又像伊尹梦见乘船经过了太阳的旁边。

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归园田居五首》陶渊明

译文:身处纷纭人世,却感受不到车马的喧闹。若问怎么能够如此,因为我独得情趣,心既远远地摆脱了世俗的束缚,所处的地方自然就显得超尘绝俗。

4.形容归隐的诗句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五首(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五首(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5.关于归隐的诗句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我喜欢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李侯有佳句,

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

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

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

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

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

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

谁欲讨□羹?

不愿论簪笏,

悠悠沧海情。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 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 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 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 西山鸾鹤群。

隐居

朝代:宋 作者:邵棠

结屋水云村,车尘不及门。

坼花春有力,度砌月无痕。

墨带新题湿,醪因旋漉浑。

纷纷名利客,谁解悟孤豚。

寄李隐居

杜荀鹤

自小栖玄到老闲,如云如鹤住应难。

溪山不必将钱买,赢得来来去去看。

题张氏隐居二首

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关于归隐的诗词

1、《出游归隐》 宋·释文珦 出游归隐两无心,非慕沃洲支道林。

啗柏自然闲土锉,制荷曾不费金针。

2、《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 宋·梅尧臣 初逢洛阳陌,再见南徐州。所历几何时,倏去二十秋。

今复振霜屦,还山。 3、《归隐桥新成偶题三绝句书呈同志》 唐·朱长文 幽居处处映烟萝,归隐桥边月色多。

蟾桂有情邻病叟,清光终夕照酣歌。

4、《正元二日与菊庄汤伯起归隐陈鸿甫泛舟湖上二》 宋·武衍 春云漠漠雨疏疏,小{左舟右定}冲烟入画图。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

5、《月湾癖地山中诛芭归隐怡如赋诗次韵赞决》 宋·徐瑞 一去山中廿二年,重来有约意茫然。穷居笑我顽同石,文事多君彩印根。

6、《送杨錥归隐》 唐·钱起 悔作扫门事,还吟招隐诗。

今年芳草色,不失故山期。遥想白云里,采苓。

7、《送从兄归隐蓝溪二首》 唐·许浑 名高犹素衣,穷巷掩荆扉。渐老故人少,久贫豪客稀。

塞云横剑望,山月。 8、《送于员外归隐蓝田》 唐·吴融 曾吟工部两峰寒,今日星郎得挂冠。

吾道不行归始是,世情如此住应难。

9、《官左拾遗归隐作》 宋·王易简 汩没朝班愧不才,谁能低折向尘埃。青山得去且归去,官职有来还自来。

10、《木兰花慢 送取新归隐山阳兼简玉川同社》 元·元好问 澹西园暮景,对别酒,惜临分。

爱*被中台,挂冠神武,谁得如君。纷纷。

11、《赠仲素寺丞致仕归隐潜山》 宋·苏轼 潜山隐君七十四,绀瞳绿发方谢事。腹中灵腋变丹砂,江上幽居连福地。

12、《题友人归隐图》 宋·艾性夫 买山长说欲栖身,画得图成隐始真。

半枕虚堂生草梦,一溪流水种桃人。

13、《归隐》 宋·陈抟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陌纵荣争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

14、《次前韵将归隐黄山》 宋·方回 我家黄山百里远,两峰插天翠如剪。

归心久落故溪云,柁转不由船不转。

15、《送武庠归隐终南》 宋·贺铸 君不见南朝豪儁有郗生,自厌出身时网婴。乐闻栖遁去人者,倾金累百赠。

16、《用绰中韵送正臣正臣欲归隐而无资故广其意以》 宋·洪迈 华裾锦领乌纱帻,气盖当年五陵侠。胸中傀儡不可平,拂衣归来抱长铗。

17、《赠安邑簿伍彬归隐》 宋·路振 考终秋鬓白,归隐旧峰前。

庭树鸟频啄,山房人尚眠。寒岩落桂子,野水。

18、《送王山人归隐》 宋·释惠涣 山人惟委命,岂恋世尘间。干禄不得志,移家住远山。

醉眠溪石静,吟倚。 19、《龙井十题·归隐桥》 宋·释元净 谢讲竺峰寺,归隐新此桥。

院幽结林表,身老寄烟霄。

20、《和吴仲庶寄吴瑛比部安道之子壮年致政归隐蕲》 宋·司马光 负米承亲愿已赊,耻随鸡鹜啄泥沙。一朝投绂真高士,万卷藏书旧世家。

21、《题管圣浩蒲川归隐》 宋·王巩 卜筑蒲川上,翛然远市廛。

潮声书屋外,月影钓舟前。地僻红尘净,沙平。

22、《李南夫罢举归隐》 宋·王令 梦寐风仪近十年,尘埃无路睹云天。清朝未得荣簪绂,黄卷何妨乐圣贤。

23、《归隐嵩阳》 宋·张咏 浮世事无限,何须要到头。

壮心为客尽,孤迹卧云休。匣剑已全弃,林僧。

24、《送华将军归隐》 明·柳应芳 南越东吴有战功,闲心无那逐冥鸿。只言归卧青山好,何处青山非世中。

25、《题海陵石仲铭所藏渊明归隐图》 明·张以宁 昔无刘豫州,隆中老诸葛。

所以陶彭泽,归兴不可遏。凌歊宴功臣,旌旗。

26、《林泉归隐图》 明·止庵法师 居山岂为山,只爱此中闲。野菜何消种,柴门不要关。

饭余听涧落,经罢。

7.表达归隐的诗句

归隐:

1.一松一竹真朋友,山花山鸟好弟兄 .

2.归隐乐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一生.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花山鸟好弟兄.

3.离别繁华世,

归隐山竹林.

花香伴左右,

小鸟为君鸣.

4.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

5.鹧鸪天

辛弃疾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压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6.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最著名的当然是陶渊明的散文《归去来辞》.

8.有关避世的诗句有哪些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王维译文:竹林里传来阵阵洗衣女子回家的喧笑;莲蓬抖动,那是渔舟在行走。

任凭春天花草的芳香消失,而山间秋色却是我永远留驻的理由。2、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题张氏隐居二首》杜甫译文:我们时常相见,为什么今天你特意挽留?池水明净,鲤鱼的舞蹈轻盈春深草长,野鹿音乐会在旷野举行。

3、清溪深不测, 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 清光犹为君。

——《宿王昌龄隐居》常建译文:溪的水深不可测,隐居的地方只见一片白云。松林间露出微微的月光,清亮的光辉好像是为了你而发出。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李白译文:闲时学太公在碧溪上钓鱼,忽然又像伊尹梦见乘船经过了太阳的旁边。

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归园田居五首》陶渊明译文:身处纷纭人世,却感受不到车马的喧闹。若问怎么能够如此,因为我独得情趣,心既远远地摆脱了世俗的束缚,所处的地方自然就显得超尘绝俗。

关于退隐与世无争诗句

1.描写与世无争的诗句有哪些

1、《菩提偈》

唐代:惠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译文: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只要性空,哪会有什么尘埃!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本来就是四大皆空,到哪里染上尘埃!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机?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

2、《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3、《归园田居·其二》

魏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4、《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5、《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清上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2.求一句描写与世无争的句子

朋友,以下的诗句都是与世无争的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病来心静一无思,老去身闲百不为。——白居易《斋月静居》

3、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柳宗元《晨诣班超师院读禅经》

4、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 ——李白《赠汉阳辅录事其一》

5、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贾岛《寄白阁默公》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7、鸟穿浮云云不惊,沙沉流水水尚清。任他尘世多喧嚣,静我凡心立功名。

8、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9、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柳宗元《晨诣班超师院读禅经》

10、凡事大半天注定,何必三更费心肠。

1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12、官曹称心静,居处随迹幽。——白居易《赠吴丹》

1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14、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白居易《船夜援琴》

15、安禅未必需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3.谁能给我写几句有关与世无争的诗句啊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ài)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xiàn)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求类似于退隐江湖,与世无争,脱离红尘这样的词语,越多越好,在

看破红尘,隐遁避世;清心寡欲,与世无争;闲云野鹤,超然世外;挂冠而去,归隐桃源;

厌恶官场,归卧南山;高蹈独步,寄情山水;闭门谢客,不问春秋;随风逐云,远避终南;

高山流水,茅屋蓑衣;堪破兴亡,独钓秋风;身处闹市,心如古井;清风明月,独立长啸;

足不踏名利之场,口不言朝政之事;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报国无成空白首,

退耕何处有闲田;闭门不管花凯落,避世唯见燕归来。

————怎么样?可以值得你的20分了吧?欢迎来联系交流。祝你进步。

5.有关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的诗句有哪些

1.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2.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3.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5.病来心静一无思,老去身闲百不为。

【释义】

1.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2. 是说修练到了一定的境界,已不存在凡世尘缘,万物皆空,浑然无我。

3. 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4. 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内含是这句话体现了作者的远大报复,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

5. 人的心静并不是心的空洞,而是应该像深潭的水,不会因为有一点点的微风就喧哗。人生病了,往往会使人的心静下来。那时,人心所思考问题的角度就会有变化,处理事物的方式也会有改变。这也是好事。所以有人说“把人生的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的人有福了”。心静自然无思,无思可不是脑子不活动了,而是不会再思那些无意思的事情了。人生的多少是是非非,非非是是,当你静心一想,什么都算不得什么,不过只值一笑而已。

【出处】

1. 出自《六祖坛经》。乃六祖慧能的禅悟之言,《六祖坛经》是后人根据禅宗六祖惠能的话编著而成。

2. 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也就是观音心经。

3. 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

4.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诗

5. 白居易的《斋月静居》一诗

关于隐居避世的诗句

1. 关于避世的诗句

关于避世的诗句 1. 有关避世的诗句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赏析 大致在魏晋以前,以儒家学说为核心,中国人一直相信人类和自然界都处于有意志的“天”的支配下。

这一种外于而又高于人的个体生命的权威,在东汉未开始遭到强烈的怀疑。于是就迎来了个性觉醒的时代;在文学创作中,相应地有了所谓“人的主题”的兴起。

但个性觉醒,既是旧的困境与背谬的结束,又是新的困境与背谬的发现与开始。首先,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永恒的宇宙的对立。

人们不断发出哀伤的感叹淡然避世的诗词:“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自顾非金石,咄唶令人悲”(曹植《赠白马王彪》);“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阮籍《咏怀诗》)。人们在自然中感受到的,是无限存在对有限人生的压迫。

但是,即使说困境与背谬注定要伴随人类的全部进程(这是一个存在主义的观念),在不同的阶段上,人还是要寻找不同的解脱方式。哪怕是理念上的或者是诗意上的,人也要发现一种完美的生命形态。

所以到东晋末,在玄学的背景中,陶渊明的诗开始表现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这就是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相反地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在他的这《饮酒》第五首之中,表现得最为充分而优美。凭着它那浅显的语言、精微的结构、高远的意境、深蕴的哲理,这首诗几乎成了中国诗史上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篇。

全诗的宗旨是归复自然。而归复自然的第一步,是对世俗价值观的否定。

自古及今,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大抵是人们所追求的基本对象,也便是社会所公认的价值尺度。尽管庄子早就说过,这一切都是“宾”,即精神主体的对立面(用现代语汇说,就是“异化”),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终究无法摆脱。

而陶渊明似乎不同些。他当时刚刚从官场中退隐,深知为了得到这一切,人们必须如何钻营取巧、装腔作势,恬不知耻地丢去一切尊严。

他发誓要扔下这些“宾”的东西,回到人的“真”性上来。 于是有了这首诗的前四句。

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车马喧”,意味着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所谓“冠带自相索”。

因为陶渊明喜欢诉穷而人们又常常忘记贵胄之家的“穷”与平民的“穷”全不是一回事,这两句诗的意味就被忽视了。实在,陶家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是浔阳最有势力的一族。

所以,尽管陶渊明这一支已呈衰落,冷寂到门无车马终究是不寻常的。所以紧接着有一问:你如何能做到这样?而后有答,自然地归结到前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

“远”是玄学中最常用的概念,指超脱于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此处的“心远”便是对那争名夺利的世界取隔离与冷漠的态度,自然也就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所居之处由此而变得僻静了。

进一步说,“车马喧”不仅是实在的事物,也是象征。它代表着整个为权位、名利翻腾不休的官僚社会。

这四句平易得如同口语,其实结构非常严密。第一句平平道出,第二句转折,第三句承上发问,第四句回答作结。

高明在这种结构毫无生硬的人为痕迹,读者的思路不知不觉被作者引导到第四句上去了。难怪连造语峻峭的王安石也大发感慨:自有诗人以来,无此四句! 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探询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

这种哲学可以称为“自然哲学”,它既包含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字宙而存在。

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原来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大化”迁变的表现,只是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投入到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和名利的竞逐中,以至丧失了真性,使得生命充满焦虑和矛盾。所以,完美的生命形态,只有归复自然,才能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出来,诗就变成论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

诗人(题名叫《饮酒》,自然是一位微醺的、飘飘然忘乎形骸的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即陶之居所南面的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按古汉语法则,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

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另一种版本,“见南山”的“见”字作“望”。最崇拜陶渊明的苏东坡批评说:如果是“望”字,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东坡先生非常聪明,也很懂得喝酒的妙处,他的话说得不错。这里不能作“望”,是因为“望”是有意识的注视,缺乏“悠然”的情味。

还可以深一步说:在陶渊明的哲学观中,自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存在,所以才能具足而自由。

2. 有关隐居的诗句

关于“隐居”的诗句包括:

1、东晋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淡然避世的诗词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2、唐代王维《山居秋暝》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3、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译文:

南山下田野里种植豆子,结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清晨起下田地铲除杂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锄回去。

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傍晚时有露水沾湿我衣。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4、唐代王维《山居即事》

原文: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译文:

沉寂地把篱门紧紧掩上,在苍茫暮色中望着斜晖。鹤栖宿遍布周围的松树,柴门来访的人冷落疏稀。

嫩竹节已添上一层新粉,老荷花早落下片片红衣。渡口处的渔火星星点点,是处处采菱人荡舟来归。

5、唐代李白《山中问答》

原文: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译文:

有人问我为什么隐居在碧山。我微笑不答,心境自在悠闲。

桃花盛开,流水杳然远去。这里别有一番天地,岂是人间。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饮酒·结庐在人境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山居秋暝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归园田居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山居即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山中问答

3. 急

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王炎的《和陈丞彦能韵》东山林壑自盘旋,健步翩翩似壮年。

退不求名如避世,清而寡欲可成仙。

悬知身外浑无事,不羡壶中别有天。

珍重与君频问信,二松遗爱满修川。 唐婉回陆游的《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 求描写归隐的,积极人生态度诗句

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

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滕斌〔中吕•普天乐〕《归去来兮四时辞》(一)

〔贺新郎〕奴耕婢织足生涯。随分村疃人情,赛强如宪台风化。趁一溪流水

浮鸥鸭,小桥掩映蒹葭。芦花千顷雪,红树一川霞。长江落日牛羊下。山中宰相,

林外野人家。〔隔尾〕诵诗书教子无闲暇,奉甘旨萱堂到白发。伴辘轳村翁说一会

挺膊子话。闲时节笑咱,醉时节睡咱,今日里无是无非快活煞。

-------孛罗御史〔南吕•一枝花〕《辞官》套曲(节选)

滕斌的《归去来兮四时辞》(一),用绿柳、碧草、红花、游人等寻常景物,写富有人情味的村居生活,衬托急切的归隐之心。在这些作品中,作者把田园生活描绘的是那么美好,是那么令人向往。孛罗御史的《辞官》,写了他幻想中的农居生活,奴耕婢织、不愁吃穿,在小桥流水、蒹葭苍苍、芦花似雪、红花映霞、牛羊归圈的生活环境中,赏美景,诵诗书,课儿孙,和村民无拘无束的交谈。流露出作者厌恶官场,羡慕田园的心态。后者如:

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

个鹅。闲快活。

------关汉卿〔南吕•四块玉〕《适意》

宾也醉主也醉仆也醉,唱一会舞一会笑一会。管什么三十岁五十岁八十岁,你

也跪他也跪恁也跪。无甚繁弦急管催,吃到红轮日西坠,打的那盘也碎碟也碎碗也

碎。

-------无名氏〔正宫•塞鸿秋〕《村夫饮》

闲中放牛,天连野草,水接平芜。终朝饱玩江山秀,乐以忘忧。青箬笠西风

渡口,绿蓑衣暮雨沧州。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

-------赵显宏〔中吕•满庭芳〕《牧》

关汉卿的《适意》与无名氏的《村夫饮》都是通过尽情饮酒,写出作者想象中适意、任情的村居生活。在这种生活中,没有官场的虚伪,没有读书人的斯文,更没有世俗的繁褥礼节,一切的一切,都撕下了伪装,有的只是尽兴率真,任情适意,透露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羡慕之情,从而隐约传达出他们隐逸避世的人生观。赵显宏的《牧》,通过写牧人“乐以忘忧”的生活,显示了牧人潇洒的人生态度。其中“青箬笠西风渡口,绿蓑衣暮雨沧州”两句,表面上写牧人任意东西,自在逍遥,实际上是塑造了一个隐者形象。“沧州”一词,古代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杜甫有“吏情更觉沧州远,老大悲伤未拂衣”(《曲江对酒》)的诗句,作品暗用其句意,婉转含蓄地表达了隐逸之意。

弃了官,辞了朝,归去来

隐逸散曲第三种表达方式是描写官场险恶,直言仕途坎坷,表达归隐之叹。“书会才人”散曲家的这类作品,因为他们没有官场生活的经历,所以,他们作品中所描写的官场情形,是他们主观想象的产物,只不过借助想象的官场,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抒发隐逸生活的乐趣。如乔吉的〔南吕•玉交枝〕《失题》:

青春空过,早两鬓秋霜渐多。运筹帷幄簪笔坐,费心如安乐窝。黄尘黑海万丈

波,绿袍槐简千家货。算世人难蹬脱,脱这金枷玉锁。问小哥,你省么?拍手笑呵

呵。穿袖衫调傀儡,搭套项推沉磨。我如今得空便都参破,得清闲才是我。

乔吉一生,穷困潦倒,根本没有出仕的机会,作品形象把当官说成是“金枷玉锁”,做官的人,就像是任人摆弄的傀儡和供人驱使的推磨牲畜,这些认识完全是感性化的,对于官场的明争暗斗、如履薄冰,显然没有官宦学者们写得深刻。作者就是通过对官场感性的描述,以此来否定追求功名的为官之路,表达自己林泉之志。

5. 饮酒表达了作者欲避世隐居的诗句

《饮酒二十首》小序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

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

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立空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解读:诗人一下笔,就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一个矛盾现象:人们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事实上可谓至善之人的伯夷、叔齐饿死在西山(首阳山)。诗人又举出荣启期的事迹,证明善有善报之类的说教是空话。

但是伯夷、叔齐也好,荣启期也好,他们生前没有得到善报,死后名声却流传后世。他们所以能名声传世,依赖的就是固守贫困的节操。

陶渊明本人正是这样一位固守穷节的贫士。其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倐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解读:这首诗以失群鸟依孤独松,比喻自己隐居守志,终身得所。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解读:这首诗写自己心与世俗远离,所以身在尘世,而心能感受超尘绝俗的真趣。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解读:三季是指夏、商、周三个朝代。这首诗是说三代以来,人们是非不分,只是顺应时势随声附和。

作者要与世俗背驰,要追随秦时夏黄公,绮里季等在商山隐居的四隐士,避世隐居。其七 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解读:这首诗写作者饮酒食菊,远离世情。世情既远,就可以怡然自得。

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解读:有些树木,比松树高,遮掩了松树的雄姿。

但寒冬到来,万木凋零,只有松树更加郁郁葱葱。作者要学习松树的风格,为人品格要坚贞,要高尚。

其九 清晨闻扣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繿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解读:这首诗假托田父与自己的问答,来表示终身归隐的坚决态度,以答复那些好心劝他出仕的人。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回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解读:陶渊明这首诗回忆了自己过去的一段离家求官而中途受阻的往事,表明自己如果不因为温饱是不会踏上这条漫长遥远、风波四起的为官道路的。其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莸年,长饥至于老。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足恶,人当解意表。解读:这首诗的前八句说名不足贵,后四句说身不足惜,都是愤世之言。

其十二 长公1曾一仕,壮节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2归大泽,高风始在兹。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其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解读:这首诗把醉者醒者加以比较,认为醒者拘与世俗之见,显得愚钝可怜;醉者能勘破虚伪,倒见出他的清醒。说明世事昏昏,不堪闻问,只好用沉饮迷醉,以示愤慨。

其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解读:陶渊明过着宁静的乡居生活。在醉意朦胧中,自我意识消失了,诗人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使人看到醉态可掬的诗人形象。

其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解读:读这首诗使人想到了唐代诗人陈子昂那为历来所传诵的名篇《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不能不说这两首诗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屈原《远游》中“惟天地之无穷,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的影响。其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解读:作者感叹自己少年好六经,有济世之志,而世道艰险,淹留无成。

乃安道守贫,隐居躬耕,。

淡然避世的诗词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淡然处之的诗词、淡然避世的诗词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站三界导航
本文结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站三界导航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sanjie.com/article/details/40866.html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分享
最新小程序 更多>>
最新公众号更多>>
站三界导航
本站声明:本站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非正规网站一概不予收录。本站所有资料取之于互联网,任何公司或个人参考使用本资料请自辨真伪、后果自负,站三界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在此特别感谢您对站三界导航的支持与厚爱。